2010年5月30日第222个反中极权专制暴政争自由人权民主绝食争权抗暴民权运动日
东欧天鹅绒革命导论
在东欧,1989年是令人眼花乱飞速变化的一年。回顾1945年德国与日本在二战中被击溃,世界正处于新时代的三叉路口。1989年45年的历史开始在数月内经历挑战。东欧人民发动了一场革命,结果导致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崩溃。本世纪历时最长的战争—冷战—终于结束。
改革的困境
19世纪法国思想哲学家托克维尔写道“对一个坏政府最危险的时刻乃是其开始改革之时”。此论在1989年东欧革命中再次得到印证。苏联领导人哥尔巴乔夫对衰败的共产主义体制发起的改革程序,突然间导致在苏联的周边国家人民开始夺回被强行抑制了几十年的自由。
1989年初,共产党政权崩溃前夕,东欧各国仍牢固地属于苏联帝国。他们的政府是由那些仰苏联鼻息行事的共产党撑控。但到1989年底,波兰、匈牙利、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共产党极权领导人全部被人民赶下台。这种转变最先发生在波兰。在那儿,前政治犯已经撑权三个月后,匈牙利紧随其后,其改革派领导人,正在准备自1945年以来的首次自由选举。隔离东德和西德将柏林人为划为老死不相往来的柏林墙突然倒塌,东德强硬派共产党领导人被赶下台,东西两德在分离45年后终于重新统一。在布拉格,异议剧作家哈威尔引导共产党领导人和平下台。最后,1989年圣诞节,罗马尼亚独裁者齐奥赛斯库在数日血腥起义后被枪决,使得国家民主再生成为现实。
天鹅绒革命
1989年苏东各国发生的变革是革命性的。在革命中,那些原先被压在最底层的政治犯,突然变成了国家最高当权者。剧作家、电工成为总统,政治犯变成警察总长,锅炉工成为外交部长。1989年东欧革命使得天翻地复。但与往常的革命比较有三点根本区别:第一,除了罗马尼亚以外,东欧国家革命均以非暴力完成;第二,有些原先的共产党领导人仍保留原位;第三,那些只到革命前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在民主国家正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被压至社会底层。
例如,吉利(Jiri Dienstbier)直到他于1989年12月初被提名任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以前,一直是一名锅炉工。在非共产党体制下,他本应是报社高级编辑,因为记者是他原本的职业。但是他的职业生涯由于1968年“布拉格之春”苏军入侵而中断;类似地,卡尔诺古斯基(Jan Carnogursky)直到1989年12月仍是一名政治犯,如今他是负责捷克国家安全机构的副总理;但是作为一名杰出的斯洛伐克律师,在非共产党体制下,他本应早已在他的国家政府中发挥一个领导人的重要作用。因此,1989年革命并非真正的翻转世界,而是引导世界朝向一个新的民主的秩序。
雅尔塔的遗产
欲理解东欧各国为何失去其民主秩序,我们必须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1945年,当年美国、英国和法国军队正在西欧与德国进行最后决战。在东欧,苏联红军业已“解放”了华沙、布达佩斯、布拉格和布加勒斯特。2月,欧洲的胜利对盟国已指日可待;因此,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苏联黑海边上的雅尔塔举行“三巨头”会谈,讨论“和平策略”。经多年战争,欧洲已被毁坏。
三巨头讨论的首要问题之一乃是如何处置被击溃后的德国。是否应当由战胜国瓜分?是否允许德国在战前的基础上重新开始?讨论结果是德国和柏林将划分为四个临时占领区。分别由法国、英国、美国和苏联占领。
然而,对于盟国最难的问题在于控制埃伯河以东地区。当召开雅尔塔会议时,苏军距柏林仅40英里。苏联已经成功地击溃了德军在东部地区的军队。罗斯福和邱吉尔担忧斯大林会把这些“解放区”并入苏联帝国,他们坚持要求斯大林保证不会发生这种合并。斯大林作出了保证并承诺东欧国家将保持完全独立,并尽快举行自由选举。不过,1945年7月已证明斯大林撒谎。在一封致邱吉尔的电报中,斯大林宣布“在任何东欧国家举行自由选举产生的政府将会反苏,而这是我们所不允许的。”
冷战的开始
二 战后不久,世界分为两个对立的阵营。冷战开始,一方是西方,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及绝大多数西欧民主国家;另一方是东方,或苏维埃阵营,包括苏联及战后受 苏联控制的东欧各国和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冷战是指在西方非共产主义国家与东方阵营的国家之间的紧张与对抗状态。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斗 争则是冲突的核心。
东西方阵营之间的关系,当苏联无意放松对东欧各国的控制日益明显后变得日益紧张。冷战是由于东西方长期互不信任的产物。苏联领导人从未忘记西方国家在1917年俄国革命期间曾帮助反布尔什维克力量。苏联亦对盟国战前对希特勒采取之“视而不见,不置可否”的政策耿耿于怀,因为这种政策使希特勒获得了近在苏联只的土地的控制权。在德国于1941年入侵苏联后,苏联认为盟国拒绝开辟第二战线,使得苏联人民承受了战争大多数负担(南郭注:作者显然对苏共历史了解不准确,有关西方国家干涉其实仅有英国派了不到2万军队对白军进行半心半意的支持,是因为时任上议院议员的丘吉尔坚持;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实质上是德苏色结的产物)。
另一方面,西方领导人认为,苏联1939年与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并秘约瓜分波兰制造了战争芬围。希特勒与斯大林秘约鼓励了希特勒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此外,西方强国认为苏联作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旨在全球扩散共产革命毁灭自由民主。以苏联为靠山的东欧各国共产党已经形成东欧阵营的苏联卫星国。苏联的目的旨在创建与苏联紧密联系的共产党统治的联合政府。
铁幕
1946年3月,邱吉尔伤心地描述了欧洲的新分裂“从波罗的海的斯得汀到亚德里亚海的特里尔斯特,一道铁幕业已横亘欧洲大陆。在铁幕后面包括中欧和东欧古国所有的首都……这些着名的城市及其人口均处于苏联势力范围,并全部受……莫斯科日益加强的控制”。邱吉尔精确地描述东西方对抗的局面。“铁幕”一词变成用于描述苏联阵营与西方隔离的术语。
到1948年, 斯大林将共产主义政府强加给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同年底,冷战局面在德国暴发。按照雅尔塔条约协议,每一战时同 盟国各自占领了德国一块地区。由于签约的推迟及其他异议,很快便加剧了此种共管的复杂性。西方国家意识到将德国并入长期计划的重要性。此外,美国、英国和 法国计划合并他们的三块占领区,并将其控制权移交给由德国人管理的新政府。然而,担忧德国东山再起,苏联反对该计划,四大强国无法就此达成协议。为向西方施加压力,苏联关闭了其占领区通向柏林的所有通道,有效地隔绝了苏占区东柏林。象德国一样,柏林亦被分成四块,美国、英国和法国不得不寻找某种方式供应其占领区人民。
为解决柏林人的困境,美国组织了大规模空运粮食、煤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计划,供应柏林250万人的生活日需品。一年后,苏联未能达到其目的,最后解除了封锁,但是德国和柏林保持分裂成东西两个德国。西柏林继续被封锁在共产党领域内。随即,德国联邦共和国(即西德)盟国占领区制定了民主政府的宪法;数月后,苏联占领区成为德国民主共和国,即东德。
东欧的斯大林化
东欧共产党政权撑权后即引入大规模的改革。例如,各东欧共产党政权均没收和重新分配成千上万家庭农场。将未开发的土地投入使用,使约300万农户获得了600万 英亩的土地。这种改革有效地终结了东欧各国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土地贵族制。共产党政权利用许多战前工业是外国人所有或是由亲德国的合伙人经营的事实,对经济 实行国有化。受制于战后重建的巨大困难,共产党政权一时忍辱甚至接受美国的援助。但是斯大林并不乐意许可东欧国家滑向西方经济轨道;也不愿意看到小土地主 成长壮大或要求共产党可能失控的自由选举。
到1948年,东欧各国非共产党的成份仍然强大,共产党对所有的政治对手采取了清洗,禁止或剥权等各种手段,取缔了其他所有政党,建立起共产党一党专政政权。政府则皆标榜为“人民政府”。在捷克斯洛伐克,自由党领导人爱德华(Eduard Benes)和马萨克(Jan Masaryk)一度期望他们的国家将起到在苏联和西方之间的桥梁作用。捷克联合政府存活时间最长,直到1948年2月共产党政变及马萨克死后才终止。
随着共产党的全面控制,许多反对运动的领导人被迫流亡海外,或被监禁或被强制消音或被迫保持沉默。“人民民主”政权亦与宗教团体,特别是罗马天主教会发生冲突;高级神职人员受到批判谴责,被公审监禁,教会财产被没收。
如同俄国革命,共产党领导人本身亦变成受害者。从1949年到1953年,在斯大林的最后年月,苏联加紧了迫害,相似的清洗、逮捕、审判、坦白认罪和处决均发生于东欧各国共产党最高层。
1953年斯大林死后,许多东欧国家包括苏联均策划推行了某种表面的非斯大林化。1956年2月斯大林在苏共20大 上受到谴责。赫鲁晓夫发表秘密报导,承认在斯大林统治下,发生过“令人震惊”和“严重违反列宁的基本原则”的严重错误。尽管如此,赫鲁晓夫政府几乎未纠正 独裁者的罪错。结果,斯大林的极权政策原封未动。在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非斯大林化运动打开了潘多拉盆子,摧毁了斯大林从不犯错的神话,也就摧毁 了苏联永远正确的谎言。1953,1956,1968,1970,1976和1980年东欧人上街游行示威,要求自由,谴责苏军占领他们的国家,但均被残酷无情镇压。
哥尔巴乔夫
直至1989年东欧人民一直生活在共产主义极权控制下。他们缺乏甚至最基本的人权,不允许批评政府,无权选举政府官员,没有自由媒体,不能信仰礼拜自已的宗教,无权自由旅行。然而,出人意料地,极权控制开始松动,铁幕开始崩溃。
在东欧革命的中心,苏联领导人哥尔巴乔夫处于极独特的地位。东欧革命极大得益于他的启动及他承认共产主义的腐朽。当1985年3月,哥尔巴乔夫当选苏共总书记时,承认苏联的问题是“处于导致灾难并可能不可避免的损害的不稳定的危险状态之中”。此外,哥尔巴乔夫表达了他对苏联体制缺乏人民的诚信和道德支持的担忧。
虽然苏联强大的军力足以抗衡美国的军力,尽管如此,苏联的经济,政治,道德却几十年来持续衰落。为了维持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哥尔巴乔夫和他的支持者认为必需清除过去的包袱。他引入共产主义两个新词:(经济)重建(perestroika)和(政治民主)开放(glasnost)。重建指经济政策大规模彻底检查;开放指请人民更自由地讨论国家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两个词对现代历史进程影响重大。
1988年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言中,哥尔巴乔夫说“自由选举是一项没有例外的普世原则”。1989年初,在东欧国家领导人高峰会年会上,哥尔巴乔夫宣布了一项不干涉政策。“任何国家无权以法官或仲裁员资格对他国事务横加裁断”。
波兰和匈牙利是东欧阵营首个将哥尔巴乔夫的话当真的国家。他们抛弃了共产党永远必须居于社会领导地位的列宁原则。两国通过允许公民在选票中登记反共而创造了历史。当苏联未加干涉时,东德和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迅速行动终结了共产党权力垄断。
苏联对东欧革命的袖手旁观并眼看着其帝国解体无动于衷着实令人吃惊。许多学者解释说是因为东欧国家业已变成苏联经济和军事资源的负担。虽然哥尔巴乔夫无意解体苏联阵营,但他承认变化不可避免,“生命在于变化,联盟亦将改变,联盟不可能永恒”哥氏在1988年7月华沙峰会上说。
联盟并非永恒
“东欧是一个未解决的矛盾”。1954年德国哲学家包尔(Bruno Bauer)说。一个最大的矛盾乃是东欧人民强烈渴望民主。1989年东欧共产党政权的崩溃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其前途如何尚不明了。各不同背景的国家,如何创建稳定的民主,人们将拭目以待。
[1] Peter Cipkowski, Revolution in Eastern Europe,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Toronto, 1991)pp.118-147. 作者是东欧问题研究专家,波兰Jagiellonian大学历史学硕士,美国纽约青年期刊编辑,着有《东半球》,《世界与拉丁美洲和加拿大》。
第四章:捷克戏剧性革命南郭点评:捷克斯洛伐克 反对运动的进展打破了所有的纪录。在十天中,取得了波兰团结工会花了近十年取得的成 就; 波兰十年,匈牙利十月,东德十周,捷克斯洛伐克十天! 和平摆脱共产主义,废除共产党的垄断权力,没有暴力流血,和平解体 ...
回复删除第五章:罗马尼亚暴力革命南郭点评:罗马尼亚是苏联东欧六国革命中唯一以暴力革命终结共产党暴政的国家,也是唯一的一个迄今实质上仍主要由前共产党罪犯 当权的国家,很可能中共暴政的终结也会像罗马尼亚齐奥骞斯库夫妇的下场类似,因为胡氏本质上与 ...
第六章:苏联政治民主革命1989年至1991年底的苏东共产党国体制的崩溃举世震惊;其根本原因何在?是理论问题或政治原因还是经济根源或是宗教理由挨或文化因素?哥尔巴 乔夫的历史功绩与局限性?毫无疑问哥尔巴乔夫实施的经济重建计划与政治领域开放民 ...
第二章:匈牙利静悄的革命南 郭点评:由于共产党的邪恶流氓本质,决定了共产党暴政不可改良而只能革命终结。全世界所有的共产党国极权暴政崩溃终结的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真理。然 而,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教育民主传统宗教信仰的水准差异,还由于各 ...
第一章:波兰自我限制的革命南郭点评:波兰是共产党世界首个革命成功的国家,其特征在于工人与知识分子结盟,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长期奋 斗,最终通过自我限制,使波兰革命主要是和平革命。由于波兰共产党政权主要是由苏军武力强制扶持起 ...
第三章:东德和平革命南郭点评:东德是个仅次于苏联的工业与军事强国。1989年初,数万东德 青年用脚投票纷纷逃离东德引发了东德和平革命。东德既没有类似波兰强大的团结工会组织,甚至没有统一的异议团体,东德共产党当权党魁昂纳克是个象邓小平 ...
http://book.wolfax.com/htm/201012/311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