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BBC 英媒:中国房市走低引发富人向海外转移资产

中国房地产
中国房价下滑,引发更多富有人群向海外分散资金
英国主要媒体7月21日关注的中国有关话题主要包括:路透社报道了中国大陆眼下因各地房地产市场走低,开始引发富人向海外转移资产的现象;《卫报》评论香港民众与北京当局在普选立场上的对立其实源于"思想理念的时代差"。
路透社发自北京的报道称,在富人移民海外浪潮方兴未艾同时,受最近房地产市场开始走低形势影响,中国一些最富有的人群开始抛出手中中国房产投资,转向投资海外的私募基金、房地产等领域。
房价跌 富人溜?
报道认为,这一趋势显示中国过去五年"火红"的房地产牛市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再度复苏。
当然,也有投资顾问、证券交易经理和众多分析人士指出,暂时还没有必要因为富人资金外流而担忧。
文章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中国最富有的人群——即所谓"聪明钱"开始投资海外,并非资金全面逃离中国大陆,而主要还是出于分散风险的考量。
中国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王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的确有客户开始减持在中国的房产投资,不过并非大举抛售;王菁认为,除了某人的资金过度集中于房产,否则都会选择出租等办法周转资金。
分析还指出,中国还有数以千万计新兴"中产阶级"还不具备个人海外投资的实力,他们在中国其它投资理财渠道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仍然会继续选择投资房产。
上海CEBM集团房产投资分析师赵大震也认为,富人在中国还是少数,而多数准备投资房产的人目前都在"观望",一旦出现复苏迹象,很多人会重新进入市场。
尽管有上述比较乐观的分析,来自纽约、悉尼和伦敦房地产业的数据都显示,中国富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资金大量外移。
全美房地产经理人协会的统计显示,截止到2014年3月的上一个财政年度,中国投资者占据了在美国购房外国人的16%,比前一年度攀升4%。
记者采访到的一些普通投资者也似乎仍然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有投资者指出,手里的钱要想保值最后还是要买房,因为银行本身都"负债累累"。
而中国投资者也似乎继续对股市和各类投资基金缺乏最基本的信任。
占中
经历了港英时代民主诉求和八九民运的香港人,民主法制理念已经与北京政府存在代差
港京对立 理念代差
《卫报》发表文章,就多数香港民众与北京中央政府在围绕2017普选问题上的争议与对峙的现象作出分析评论
分析主要认为,北京在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时,期待的是得到一个民众继续像港英殖民政府时代一样不管政治只管赚钱的香港。谁知,在经历1989之后的香港,民主法制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文章指出,香港民意普遍希望2017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与自由的普选,而从北京和香港政府方面的最近发言来看,这也是后者决不会允许发生的事情。
分析认为,随着对立变得更加激烈和升级,中共最终决定动用武力镇压民众抗议也"并非不可能"。
分析也同时指出,如果真的发生暴力镇压,那么对香港和中国的未来发展负面影响不算,对大陆台湾关系、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都会造成后果严重的影响。 分析因此一方面建议习近平政府应该更智慧地软化立场,而另一方面也建议英国作为《联合声明》签署国和香港前宗主国保持一定的"法律和道德责任"。
分析说,香港在长期作为英国殖民地的时期,的确在没有民主和民选的情况下,形成了一种由殖民当局挑选本土精英并附加高效廉政文官制度而形成的民众重商轻政制度。  而北京在当初争取收回治权时,也希望继续维持类似的模式:就是继续允许香港的"资本主义"继续赚钱,而只要港人"爱国",那么北京也会"尊重"港人的文化与传统。
文章继而指出,然而香港人的民主诉求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经历了港英时代的民主诉求、八九民运,以及其后廿多年来在维多利亚公园的年度烛光悼念会,都已经让民主法制的理念在香港人心中根深叶茂。
文章引述末代港督彭定康爵士的话说,除非中国大陆的民主法制理念能开始靠近香港民众的诉求,否则这种理念代差造成的对立就难以消除。
文章最后再次呼吁英国政府应该担负应尽的责任。
(编译:晧宇  责编:董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国抗暴地图


在较大的地图中查看全国抗暴地图 National uprising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