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星期三

唐聚五组建辽宁民众自卫军始末

                            蒋玉清
 1931年9月18日,这是中国人民镂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日本侵略军几天工夫,就占领了沈阳、鞍山、长春、吉林等重要城市,不到5个月时间,东北3省的主要城镇和绝大部分地区被占领。第二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策划的傀儡满洲国成立。从此,东北彻底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长达14年之久。这是中国现代史上浸透血泪的一页,永远记住它,具有特殊意义。
 对日本侵略者不甘屈服的东北人民,和不愿做亡国奴的部分奉系军队和地方警察及一大批爱国人士,纷纷起来在东北各地,自发地组织了抗日队伍,与日寇进行殊死地战斗。其中较大的一支队伍,就是在东北抗日救国会的领导下,并有中共地下党员参加的以唐聚五为总司令的辽宁民众抗日自卫军。
  这支队伍是1932年4月,在东北人民的抗日高潮中,于辽宁东部崛起的一支抗日劲旅。数月之内,队伍得到迅速发展,所占地区不断扩展,在北起安图、长白,南至岫岩、凤城方圆数百里的地域内,形成了一个与日伪政权相对立的民众抗日根据地。以桓仁、通化为中心进行了一场民族民众的抗日救亡活动。风起云涌,气势蓬勃,几十万抗日健儿在东边道的广阔战场上,英勇地抗击了日军的入侵,有力地打击了日伪的统治;在反满抗日的总目标上联合起来,组织起来,给入侵之敌,以迎头痛击。许多爱国志士宁可死,不可辱,抛头颅,洒热血,救国救民在所不惜,表现出中华民族正气凛然的爱国精神。他们的英勇气概及其所创造的抗日业绩是不可磨灭的。这一斗争,不仅成为当时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他们与敌斗争的传统和影响广泛地留在辽东民众之中,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唐聚五原为东边道镇守使于芷山下辖的辽宁陆军步兵笫一团团副。“九.一八”事变后,于芷山拉着队伍,带着安东笫一团团长姜全我投靠日本。具有爱国激情的唐聚五对于芷山的投敌,极其愤恨。他只身化装潜赴北平,向时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将军报告于芷山、姜全我的投敌情况。张学良当即委任唐聚五为辽宁陆军步兵笫一团团长,嘱其火速回东北接任,令其收整旧部,组织民众武装,开展抗日活动,守住东边一隅。
 唐聚五受命于危难之时,当即返回辽宁后,与结拜弟兄的桓仁县公安大队长郭景珊商定,赶紧联络各县的军政人员及同学、友好,秘密酝酿抗日。不久,张学良又派秘书黄宇宙(中共地下党员)来到桓仁,辅佐唐聚五。黄宇宙和郭景珊带着礼品分别到岫岩、凤城、通化、辑安、海龙、抚松、长白、安图等地串连公安局长、公安大队长、各界爱国人士,以及领导着抗日武装的徐达三、林振青、包景华等领导人,游说协商,积极准备举旗抗日。
 唐聚五已先后与十几支秘密抗日武装建立了联系,再加上黄宇宙和郭景珊的奔波串连,举义时机已成熟。1932年3月10日,唐聚五在桓仁召开了第一次秘密筹备会,会上决定由张宗周、郭景珊、唐玉振3人起草抗日组织人员表和公告及通电等文件,制作军旗、军衔、服装,刻制司令名章和各路军大印,印制宣传品等。会议要求加紧各项筹备工作。3月15日,唐聚五又召开了第二次秘密筹备会商定举旗起义事宜。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参加者黄宇宙、王育文、张宗周、郭景珊、刘铮达、唐玉振、文录、李春润、孙秀岩、姜中天、富光圭、裴焕星、林振清、时远岫、韦仲达等30多人。商讨抗日救国大计。会议通过3件大事:
(一)决定成立辽宁民众抗日救国会,救国会下设:政治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王育文为政治委员会委员长,唐聚五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二)政治委员会设委员若干人,凡举旗抗日的各县县长均为委员。
(三)军事委员会设常委5人 ,投票公举唐聚五、黄宇宙、王育文、张宗周、郭景珊为常委;委员若干人,凡各路军司令均为委员;军事委员会设立辽宁民众抗日自卫军总司令部,公举唐聚五为总司令、黄宇宙为副总司令。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于4月21日,唐聚五奉张学良手谕,在桓仁县师范学校操场举行了隆重的举旗抗日誓师大会。参加大会的万余人,会场内外人山人海,抗日气氛空前热烈。大会主席台左右悬挂着一副四言对联:“涤荡达虏,还我河山”。唐聚五身着将军服登上讲台,声音宏亮地宣布:辽宁民众抗日救国会和辽宁民众抗日自卫军总司令部成立,并发表了慷慨激昂地就职演讲。他说;“天下最痛苦者莫过于亡国。日本强占我东北三省,生灵倍遭涂炭,凡有民族气节者,怎能容敌猖獗!今天,我们成立辽宁民众抗日救国会和辽宁民众抗日自卫军,就是肩负光复祖国山河的重任,毁家纾难,与日寇血战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说罢,取出佩刀,将右中指划破,血书“杀敌讨逆,救国爱民”8个大字。全场莫不感动,群情激奋。会上,各路军代表、各县代表、民众和来宾代表都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纷纷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一致表示,决心到底,直至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去。会场上“打倒日本强盗!”,“打倒伪满洲国!”,“还我河山!”等口号此起彼伏。会后,举行了游行活动。
 誓师大会结束后,辽宁民众抗日救国会和辽宁民众抗日自卫军总司令部向全国发出了就职抗日通电。与此同时,还发布了《军法布告》、《告民众书》、《告武装同志书》等文告,进一步揭露日寇侵略罪行,号召军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杀敌讨逆,救国爱民。自此,东边道的民众抗日烈火,便熊熊燃烧起来。
 唐聚五在桓仁宣誓就职后,分布在东边道诸县的各路自卫军纷纷亮开了自己的旗号,队伍迅速壮大。日军闻知唐聚五在桓仁成立辽宁民众抗日自卫军总司令部,甚为惊恐,紧急组织武装力量,对民众自卫军进行讨伐。日本侵略军一面直接派兵以保护其领事馆和侨民为名,气势汹汹地派兵进逼通化,企图占领。4月28日,孙秀岩率笫十六路军进驻通化进行防范。敌人又一面令伪军于芷山部前往新宾进行讨伐,并攻占了新宾县城。驻新宾的笫六路军司令李春润率部以退转为进攻,进行有力反击,重创来犯之敌。敌人招架不住,不得不于5月7日退出新宾县城。敌人侵占我江山的贼心不死,野心勃勃,紧接着增派兵力企图占领宽甸、辑安、清原、柳河、金川等县,都被自卫军各路军击退,给敌人以重创,保住了各县未被敌人占据。
 辽宁民众抗日自卫军活动地区是东边道,通化是东边道的政治、经济中心。所以,5月初,自卫军总司令部由桓仁县迁到通化县城商务会大院。这里成为辽宁民众抗日自卫军同日本侵略军进行战斗的指挥中心。唐聚五在这里领导着几十万抗日大军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着殊死的斗争。
 6月以后,自卫军在东边道广阔的土地上主动出击,先后经历大小战役百余起,收复县城10余座,歼灭大批日伪军,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及其它军事物资。自卫军的声威震慑敌胆。东边道各地的爱国民众,青年学生以及大刀会、红枪会、民团、绿林武装等纷纷来投,自卫军队伍迅速壮大。同时,建立起以通化为中心,西连新宾,南接桓仁,东控沿江,北至柳河的抗日武装基地。
 在唐聚伍的英勇领导和广大民众积极支持下,队伍日益壮大,到1932年8月,辽宁民众抗日自卫军发展到极盛时期,由20路军扩展到37路军,兵力达20多万。这支声势浩大的抗日武装力量,在东边道22个县域中各自为战,驰骋疆场,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上百次的战斗,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屡建奇勋,威名大振,使日伪大骇,极大地鼓舞了东北和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唐聚五在东边道的轰轰烈烈地抗日斗争,得到了张学良的信任和赏识。张学良认为有唐聚五的武装力量为基础,决定在通化成立辽宁省临时政府,以加强对辽宁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领导。1932年8月15日,张学良派石培基、康乐三、秦喜林等3人代表东北抗日救国会和他本人,来通化宣布:在通化建立辽宁省临时政府,委任唐聚伍为代理省主席兼东北民众义勇军第三军区总指挥和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并授予中将军衔。
 8月21日,唐聚五在通化商务会大院举行了辽宁省临时政府成立和宣布张学良加委的就职仪式大会。同时宣布,成立七个方面军,并任命总指挥和各路军司令:
 第一方面军总指挥李春润兼笫六路军司令(驻新宾、抚顺、清原);
 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孙秀岩兼笫十六路司令(驻通化、柳河、海龙);
 第三方面军总指挥王凤阁兼笫十九路司令(驻临江、濛江、抚松);
 第四方面军总指挥邓铁梅兼笫十三路司令(驻安东、岫岩、凤城);
 第五方面军总指挥张守周兼笫五路司令(驻宽甸、桓仁、辑安);
 第六方面军总指挥郭景珊兼笫七路司令(驻桓仁、通化);
 第七方面军总指挥刘景文兼笫二十路司令(驻岫岩、庄河)。(通化市军事志114页)。
 新成立的辽宁省政府是当时东北坚持反满抗日的省级政府。它的成立,标志东北抗日斗争进入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新阶段。新省政府是在抗日将军张学良领导下的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省主席兼自卫军总司令,是以军队为支撑,保证政府的运作。根据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指示:辽宁民众抗日自卫军改为辽宁民众自卫军。
 庆典过后,唐聚五举行了东边道各地军政联席会议,军政要员50多人参加。会上,唐聚五总结了自卫军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并确定了新的斗争方针。会后,辽宁民众自卫军各部按照通化会议确定的部署,对日伪盘踞各县据点以及鸭绿江沿岸各县的据点,相继发动了新攻势。李春润部再次袭击抚顺、清原境内车站,破坏沈海铁路;邓铁梅部破坏安奉铁路,使敌人运输陷入瘫痪;王凤阁部围攻海龙、朝阳镇,给敌人以很大打击;孙秀岩部攻占山城镇,消灭敌军力量;笫十一路军司令梁锡福率部于9月15日晚,攻进抚顺城,痛击了敌人。这一切,都给气焰嚣张的敌人以极其沉重的打击,动摇了日伪在这些地区的反动统治。由于军心一致,官兵骁勇,杀敌讨逆,战果辉煌。自卫军的气势如燎原之火,震慑了敌伪政权,使敌人惶惶不可终日。
 唐聚五领导的辽宁民众自卫军从1932年5月进入通化以来,就同日寇进行了不停地殊死斗争,使东边道的抗日斗争有组织有领导地进入高潮。唐聚五在通化领导东边道地区广大民众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力地阻止了日本侵略军进攻东边道的步伐,使通化县城成为日本鬼子在东北地区占领的最晚城市之一。
 1932年10月中旬,日本侵略者调集3万多兵力分成3路与驻通辽宁民众自卫军激战数日,10月15日攻占了通化县城。唐聚五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避开强势,率领部队和省政府机关撤出通化,转入抚松继续坚持抗日斗争。
 不久,驻抚松的笫37路军司令王永成率部投降日军。在这种复杂艰苦的情况下,唐聚五在濛江三道花园召开会议,决定将辽宁民众自卫军化整为零,听从东北义勇军总指挥部命令,分头进关,并部署富光圭部“就地守土”坚持抗日活动。随后下令各路军向关内转移。在离开辽东前,唐聚五心中无限感慨,面对辽东大好河山和为他饯行的官兵百姓,禁不住流下眼泪。他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我唐聚五入关请到了援助,一定回来和大家一起抗日到底!”
 同年11月底,唐聚五、张宗周、孙秀岩、包景华、林振清、郭景珊、张 毅等自卫军领导人到达热河省凌源县。稍加休息,唐聚五便直奔北平,向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作了汇报。救国会遂委任唐聚五为东北义勇军第三军团总指挥,率军保卫长城并吸收他参加抗日将领大同盟组织。
 “七•七”事变后,唐聚五在国民政府支持下,联系关内的东北抗日流亡志士,同进关的辽宁民众自卫军组建了“东北抗日游击队”,开进太行山区,曾经受到朱德总司令的接见和鼓励。在八路军热情帮助和支持下,东北抗日游击队挺进到长城一线,发展成冀东一带的一支抗日劲旅。
 唐聚五率部入关后,十九路军司令王凤阁决心收复失地,失地不复,决不入关。他重新组织队伍,率部数百人回到老根据地红土崖,转战在大小罗圈沟的通化东北部,同敌人继续进行战斗。王凤阁领导的部队从1933年至1937年,与日伪军激战百余次,有力地打击了穷凶极恶的日伪军。1937年3月27日,在小罗圈沟老秃顶子与日伪军作战,身负重伤被俘。4月1日在通化玉皇山下柳条沟口被日寇杀害。
 留在东边道地区的辽宁民众自卫军余部和零散武装人员,大都加入了抗联军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辽东人民又以更新的姿态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的洪流中。
 1939 年5月18日,唐聚五率部在河北迁安平台山与日军激战时,不幸身受重伤,壮烈殉国,时年42 岁。
 唐聚五将军牺牲后,国民党的军政要员,在重庆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冯玉祥将军和孙科分别送来挽联:“气壮山河,忠光简册,早复东北,告慰英灵”和“忠烈壮千秋,自有殊勋腾上国,乾坤存正气,那堪挥泪吊忠魂。”《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深切悼念这位民族英雄。南京国民政府追授他为陆军上将。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大规模抗日斗争虽然失败了,但他们所创造的抗日英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自卫军二十多万健儿在东边道的广阔战场上,英勇地抗击了日军的入侵,有力地打击了日伪的统治。自卫军抗日战争的传统和影响广泛地留在辽东民众之中,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唐聚五将军被追认为抗战烈士,以纪念他为抗日战争做出的重大贡献和他的高尚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国抗暴地图


在较大的地图中查看全国抗暴地图 National uprising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