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俄克拉荷马爆炸案现场
制作炸弹的化肥
弹制过程
硝酸铵化肥被用做土炸药
用化肥造炸弹,乍一听让人很震撼:怎么连种地的东西也能当恐怖杀器了?其实这两者都是化工产品,相互转换一点不神秘。
通常用来造炸弹的化肥,是指硝酸铵化肥。硝酸铵富含氮元素,在农业上是很常用的一种氮肥,能促进光合作用和作物增殖。另一方面,硝酸铵与强还原剂混合时,又有很强的可爆炸性,所以同时又是工业炸药的原料之一。2003年美国生产和进口的硝酸铵约400多万吨,其中用于农业施肥和工业炸药制造的各占一半左右。
其实不光是恐怖分子,农村很多地方的土制炸药也是用硝酸铵制作的。将硝酸铵和木屑经过简单工序后混合,就成为可以用雷管引爆的土炸药,而且威力不小。
身背血债
俄克拉荷马爆炸案160多人惨死
正因为硝酸铵化肥本身很容易弄到,而且经过并不复杂的工艺之后即能成为威力巨大的炸弹,因此“化肥炸弹”也就成为恐怖分子和反政府武装常用的利器,从而背负上了血债。
其中相当有名的一个例子,是1995年4月19日的俄克拉荷马爆炸案。当天上午9时,城中心9层高的联邦办公大楼被恐怖分子蒂莫西·麦克维炸毁了三分之一。刹那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碎石和血肉一起横飞。事后调查,共有160多人在此次爆炸中死难,其中很多是7岁以下的幼童。
据查,这一次爆炸的炸弹,就是恐怖分子用硝酸铵化肥和燃料混合制成的。因为该案件的深远影响,这类用化肥和燃料混合制作的炸弹,就被称为“俄克拉荷马炸弹”。化肥制炸弹的惨剧在全球各地多次上演,布雷维克在挪威用的,应该也是这类炸弹。
最新消息
欧盟建议
限售化学材料
本月22日,挪威爆炸枪击案嫌疑人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在政府办公大楼制造了一起猛烈爆炸,随后又在小岛上大开杀戒,造成了至少76人遇难。事后,据警方调查,布雷维克用来爆破政府大楼的土炸弹竟然是用化肥制造的。布雷维克在此前公布的视频中,讲述了如何用化肥来造炸弹以及他是如何收集到大量化肥的。
为防止再次发生类似恶性爆炸事件,欧盟委员会目前已向成员国提出建议,其中包括限制销售可用于制造爆炸物的化学材料。
其实,欧盟委员会在2010年年底就曾建议,对目前在大型超市销售的一些化学品加以限制,但成员国在这一问题上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欧盟委员会负责内政事务的委员马尔姆施特伦的发言人日前说:“在发生像挪威这类让人震惊的事件后,成员国间可能更容易达成妥协。”马尔姆施特伦建议,应禁止公开销售某些浓度超标的化学材料,购买这类材料需提供相关的许可证。
乌龙版本
恐怖“菜鸟”
错用普通化肥
化肥和炸弹的这种密切关系造成了一些民众的误解,误认为化肥本身具有爆炸杀伤性能。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少数恐怖分子中的“菜鸟”竟然也犯了这样的错误。
2010年5月,美国警方逮捕了一名恐怖主义嫌犯。该嫌犯试图在纽约时报广场制造汽车爆炸案,但他的爆炸物发生故障,从而被警方截获。警方在他的“炸弹”汽车上同时还发现了113公斤的普通化肥。这些化肥中不含硝酸铵,所以不能制造炸弹。
警方认为,这位“业余”的恐怖分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当然,对美国纽约民众来说,这位仁兄的“脑残”实在是件大大的幸事。
各国严防
两吨化肥不知去向
冬奥会前如临大敌
正因为化肥炸弹的累累血债,各国警方对于这类恐怖武器都是严密监管。然而化肥本身的使用实在太为广泛,无孔不入的恐怖分子令各国警方防不胜防。例如以色列军队在对加沙地区的监控中就规定,哪怕是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所有的硝酸铵化肥,一律要查获扣押。
加拿大政府要求警方务必掌握社会上硝酸铵化肥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情况。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前夕,加拿大警方得知有2吨化肥不知去向,顿时如临大敌。
后来经过复查才发现,原来是统计时搞错了化肥的数量。而同年5月,一名男子用假身份购买了1500千克化肥,加拿大警方唯恐这是恐怖分子试图对即将举行的20国集团首脑会议“开火”,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通缉令。
而美军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中,化肥成为他们判断恐怖分子的重要罪证。美军2009年旨在消灭路边炸弹作坊的“萌芽”行动中,某次出击逮捕了山村里的一个老太太和两个老头,因为在他们家里发现了15包硝酸铵化肥和12包糖,而这正是制造路边炸弹的原料。
国特工主动出击
炸弹教材改烘蛋糕
由于现代工业的发达,从日用品中制作炸弹等危险品成为非常“方便”的事儿,因此各国警方不仅对于土炸弹原材料严密盯防,同时也尽最大可能,阻止这些危险的“制作工艺”流传。而最令他们头疼的,自然是现在网上流传的各种炸弹制法了。
尽管其中混杂了很多以讹传讹的方法,但只要有一部分真的工艺被少数亡命之徒看到,就可能增加社会的损失与无辜者的伤亡。各国对这种网络教程,也都采取了严厉的处置手段。在2010年,北京就有位青年,因为觉得“好玩”,编辑并上传了教授制作炸弹的《恐怖分子手册》,结果以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而被检察机关批捕。
而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近来更是主动出击,动用黑客手段袭击了“基地”组织的一家网站。这些官方黑客不但删除了网站中关于本·拉登等人的多篇文章,还对该网站的“技术栏目”进行了大肆修改。原本,该栏目名叫“在母亲的厨房里制作炸弹”,正是教人如何利用日用品中的化学材料制作爆炸物。而“007”们则把炸弹教程给替换成了制作纸杯蛋糕的食谱。这些食谱货真价实,来自《美国最棒纸杯蛋糕》一书。
拿蛋糕换炸弹,颇有点“铸剑为犁”的风雅韵味,然而背后依然是血淋淋的残酷斗争。网站的编辑们费了大约半个月又把内容改了回来,而据消息人士披露,英国特工们今后还将继续袭击这家网站。
恐怖素材无处不在
“手机炸弹”争夺激烈
现代生活中,“恐怖”素材无处不在。方便人们日常通信的手机,也成为恐怖分子的帮凶。2004年3月11日早高峰期间,西班牙马德里等地的火车发生连环爆炸,造成近200人死亡、1500多人受伤的惊世血案,而这起爆炸的恐怖分子,就是用手机遥控引爆炸弹的。
实际上,将手机改造成引爆器,从原理上并不复杂,只是操作要求精工细作。以马德里火车连环爆炸案中的爆炸装置为例,恐怖分子将一部手机的响铃器与两根雷管连在一起,再将雷管缠在炸药上,放进一个装满铁钉、金属碎片的包里,将包放在人多的地方。然后,恐怖分子只要给这部炸弹手机打一个电话,振铃时接通雷管,就会引爆炸药,将铁钉、金属碎片四处迸射,大量杀伤旅客。
这种爆炸手段,实在是简单得让人恐怖,然而又让人防不胜防。2002年7月的以色列希伯伦大学爆炸案,印尼巴厘岛炸死200余人的特大恐怖爆炸案以及伊拉克许多针对美军的爆炸案,都是用手机引爆炸弹。
不过,手机炸弹也非万能,它起爆与否完全依赖于手机信号。在信号不好的地区遥控无法进行,而干扰信号甚至可能让手机提前引爆。有个车臣恐怖分子,就是在家准备手机炸弹时,收到一条电信公司的圣诞节祝贺短信,从而成了爆炸唯一的牺牲品。
针对此弱点,军方和警方就有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色列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手机炸弹的引爆信号进行干扰,美军在伊拉克也是采用手机干扰器,将所到之处的手机炸弹都变成哑巴。而另一种更先进的装置,则可以主动探测周围的手机信号,并识别出号码,然后通过主动拨叫的方式,提前引爆炸弹。在这些措施的防范下,驻伊美军遭到手机炸弹攻击的伤亡也得到大幅控制。(杨益 光明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