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义兴郡国山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朝梁名将。
陈庆之出身寒门,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颇受信任,起家奉朝请。普通六年(525年),出任武威将军,迎接元法僧归附,迁宣猛将军。大通元年(527年),联合曹仲宗、韦放会攻打北魏涡阳,迫使涡阳城主王纬出降。大通二年(528年),加号飙勇将军,奉命护送降梁的魏北海王元颢北还。次年,击败拥兵7万、筑垒9座的魏将丘大千。在考城击败拥兵2万的魏将元晖业。五月,连拔荥阳、虎牢二城,长驱直入,护送元颢到洛阳。经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城,所向无前。后来,北魏重兵回师洛阳,元颢的十万大军惨败,陈庆之的梁军也随之而败。最终,陈庆之只身潜返江南。中大通二年(530年),出任司州刺史,参加悬瓠之战,击败北魏颍州刺史娄起;楚城之战,破东魏孙腾等人。大同元年(535年),与东魏尧雄交战两次,皆失利而还。大同二年(536年),破东魏侯景,进号仁威将军。
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谥号为“武”。长子陈昭继承爵位。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弓弩,不善骑马,善抚军士,富有胆略,善于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
人物关系
纠错
儿子 陈昕
本 名陈庆之字子云所处时代南朝梁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出生日期484年逝世日期539年主要成就攻取涡阳;护送元颢入洛官 职武威将军、宣猛将军、仁威将军谥 号武
目录
1 人物生平
▪ 幼从萧衍
▪ 初临战阵
▪ 征战涡阳
▪ 北伐北魏
▪ 加官晋爵
▪ 交战尧雄
▪ 名将暮年
2 主要影响
▪ 政治成就
▪ 军事成就
3 历史评价
4 轶事典故
▪ 不善弓马
▪ 重视北人
5 人际关系
6 史料索引
7 文学形象
人物生平编辑 语音
幼从萧衍
陈庆之自幼追随梁武帝萧衍,萧衍喜欢下棋,经常通宵达旦不停,对弈者都困倦而寐,唯有陈庆之不睡,听到萧衍的召唤就马上赶到,由此深得萧衍的喜爱和赏识,后来陈庆之跟随萧衍东下平定建邺。天监元年(502年),萧衍受禅登基,建立南朝梁政权。陈庆之逐渐升任为主书,期间他散去财产,招募贤能,常常考虑着为国效力,后官拜奉朝请。 [52]
初临战阵
普通六年(525年)正月,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在彭城请求归附梁朝。梁武帝任命陈庆之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领梁军前去接应。回军后,陈庆之官拜宣猛将军、文德主帅,率领两千人马护送豫章王萧综入镇徐州。五月,北魏派遣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两万人马前来抵抗。元延明先派遣别将丘大千在浔梁筑垒,监视梁军靠近边境。陈庆之进逼其垒,一战便将其击溃。 [1] 六月,萧综抛下部队逃亡北魏。天亮后,梁军找不到萧综,却听见魏军在城外说:“你们的豫章王昨夜已来到我们军中,你们还能做什么?”于是梁军溃散。魏军进入彭城,乘胜追击梁军,重新夺取了之前被攻占的城池,一直到宿豫才返回。梁军损失十之七八,只有陈庆之攻破关门,连夜撤退,人马得以保全。 [2-3]
普通七年(526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陈庆之被任命为假节、总知军事。北魏豫州刺史李宪派遣其子李长钧修筑两城与陈庆之相抗衡,陈庆之进攻。十一月,李宪力屈献寿阳城投降,陈庆之入据其城。此次作战,梁军共克五十二座城池,俘获男女七万五千人。此后,陈庆之转任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 [4-5]
征战涡阳
大通元年(527年)十月,陈庆之隶属于领军将军曹仲宗,随其进攻北魏涡阳(今安徽蒙城)。北魏派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率领马步兵十五万人赶来增援,先头部队到达驼涧,距离涡阳四十里。陈庆之想要迎战,寻阳太守韦放认为敌人的先锋必定是轻装精锐部队,与之交战即使胜利,也不能算作成功,假如战败了,会挫伤己军军威,兵法指出要以逸待劳,所以不如不出击。 [6] 陈庆之却说:“魏军远道而来,都已疲惫,距离我军又很遥远,必定对我军不存戒心,趁着他们尚未集结,要打击他们的气焰,出其不意,敌军必无不败之理。而且我们已经获悉敌人所占据的营寨,周围树林很茂盛,所以敌人肯定不会夜间出动。各位如果心有疑虑,我请求独自领兵前去袭击。”于是陈庆之率所部两百名突骑兵奔袭魏军营地,击败敌军先头部队,魏军非常恐慌。 [7] 陈庆之于是回师与各位将领连营进发,据守涡阳城,与北魏军队对峙,自春至冬,经历了数百场战斗,人马疲惫,士气低落。北魏的援军又要在梁军的后方修筑营垒,曹仲宗等人担心腹背受敌,考虑要撤军。陈庆之手持符节立在军营大门说:“大家共同出征,来到此地,已经历时一年。耗费的粮草武器,数量极大。各支部队却全无斗志,都想逃脱,这怎能算是要建功立业,只不过是聚集在一起掠夺罢了。我听说将士兵置于必死之境地,才会有奋战求生之决心,等到敌人全部合围,然后与之决战。若确实想要撤军,我另有密诏,今天有谁违抗的,就依密诏处置。”曹仲宗佩服他的计策,就听从了他的意见。 [8]
当时魏军建筑了十三座城塞,想要以此控制梁军。陈庆之在夜色掩护下,出动骑兵突击魏军,连克4个营垒。涡阳戍主王纬闻讯,以城降梁。其余九城,兵甲犹盛。韦放在投降的魏军中挑选30余人予以释放,让他们回去,到魏军各营垒报告涡阳陷落的消息。同时,陈庆之率军随释放的魏军士卒之后,擂鼓呐喊攻击。在梁军的凌厉攻势下,魏军剩下的9座城堡也先后溃败。梁军乘势追击,大败魏军,俘斩甚众,涡水为之断流,又降城中3万余人。梁武帝诏令以涡阳之地设置西徐州。梁军又乘胜进至城父。 [9]
北伐北魏
大通二年(528年),北魏发生内乱,镇压叛乱的尔朱荣大肆屠杀北魏皇室。
魏北海王元颢因本朝大乱而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帮助他称帝。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梁武帝以元颢为魏王,并以陈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率兵护送元颢北归,元颢遂于涣水称帝,授予陈庆之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 [10]
中大通元年(529年)三月,由于邢杲寇乱三齐,杲众强盛,所以,北魏大军在尔朱荣、元天穆的率领下,引兵东出。 [11-13]
北伐梁军,乘虚径进 [13] ,从铚县出发,攻克荥城,来到了睢阳。 [14]
中大通元年(529年)四月,魏将丘大千率众7万分筑九城,以抵御梁军。陈庆之率军进攻,一日之内攻占三城,迫使丘大千投降。元颢进封陈庆之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 [15]
时魏济阴王元晖业率羽林军2万来援,进屯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考城四面环水,守备严固。陈庆之命部下在水面筑垒,攻陷其城,全歼2万,俘元晖业,租车7800辆。 [16-17]
梁军直趋大梁,所过之处,魏军望风而降。五月,魏帝元子攸分派部众扼守荥阳(今属河南)、虎牢(今荥阳西北汜水镇)等地,以保卫京都洛阳。元颢攻占梁国后,封陈庆之为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命其继续督军西上攻荥阳。 [15] 魏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等率羽林军7万守荥阳,以拒梁军。魏军兵锋甚锐,加上荥阳城坚,陈庆之攻之不克。时魏将上党王元天穆大军将至,先遣其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尔朱兆)领胡骑5000、骑将鲁安率夏州步骑9000增援杨昱。又遣右仆射尔朱世隆、西荆州刺史王罴率骑兵1万,进据虎牢。 [18] 魏军共计30万人,对梁军进行合围。元颢派人劝杨昱投降,但被拒绝。不久,元天穆与尔朱吐没儿相继而至,魏军一时旗鼓相望。 [19]
这时荥阳城还没有攻下,梁军将士都感到恐慌,陈庆之解下马鞍并且喂了马,对将士们说:“我们到这里以来,屠城略地,实在不少;你们杀了无数的平民。元天穆的士兵与我们都是仇敌。我们只有七千人,敌人有三十余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理当不会让我们生存。我们不能和敌人的骑兵在平原上交锋,应该攻破他们的城垒,各位别自相猜疑,免得死在战场。”于是亲自擂鼓攻城,只是一次击鼓,梁军便全部都登上了城墙。勇士宋景休、鱼天愍首先登上城墙,梁军相继而入,于是攻占了荥阳而且俘虏了杨昱。 [20-21]
不久,元天穆等带领军队围城,陈庆之率三千精骑背城而战,击破了元天穆的围攻,鲁安在阵前投降,元天穆、尔朱吐没儿都独自逃跑了。陈庆之收缴荥阳的储备,牛马谷帛都不可胜计。陈庆之旋即进攻虎牢,尔朱世隆不敢战,弃城而逃,梁军俘魏东中郎将辛纂。 [22]
魏孝庄帝元子攸为避陈庆之锋芒,被迫撤至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元颢遂入洛阳,魏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率百官迎元颢入宫。元颢改元大赦,以陈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增邑万户。 [23]
不久,上党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又率兵四万攻克大梁,并分遣王老生、费穆进据虎牢,刁宣、刁双入梁、宋。陈庆之闻后,率军掩袭,魏军皆降。元天穆率十余骑北渡黄河而逃,费穆攻虎牢,在即将攻克的时候忽然听说元天穆已经向北逃跑,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后继之力,于是向陈庆之投降。 [24] 陈庆之又进击大梁、梁国,都攻占下来。梁武帝闻讯后,再次亲书诏书进行嘉勉。陈庆之和部下皆穿白袍,一路上所向披靡,所以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元颢、陈庆之,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无前。 [25]
至此,事出不虞,天下改望。 [13] 黄河以南的州郡,纷纷都投靠了元颢。而元欣也曾打算投靠元颢,只是在崔光韶的力劝之下,才作罢。 [26]
北魏孝庄帝逃到河北 [13] ,元颢的军队在元彧、元珍孙、元袭的带领下,一鼓作气追到河北,欲杀死孝庄帝。郑先护奋力拒战。 [27] 尔朱荣以独孤信为前驱,与元颢军队战于河北,元颢军队战败。 [28] 元彧撤走,而元珍孙、元袭,依然拒绝退出河北,最终,尔朱荣击破并斩杀了元珍孙、元袭。尔朱荣遂迎驾孝庄帝于河内。 [29]
元颢入洛后,日夜纵酒,不恤军国大事。陈庆之的梁军士兵,“所从南兵,陵暴市里”。所以,令朝野感到失望。 [30]
当时,洛阳地区的梁军不满1万,而拥立元颢称帝的夷、胡大军已经多达10万。副将马佛念劝陈庆之偷袭元颢并占据洛阳,陈庆之不从。 [31] 陈庆之向元颢请求出镇徐州,而元颢已对陈庆之产生了猜忌,拒绝了陈庆之的请求。陈庆之不敢复言。 [32]
北魏天柱将军尔朱荣带着从洛阳出逃的北魏孝庄帝,连同尔朱世隆、元天穆、尔朱吐没儿、高欢以及鲜卑和蠕蠕的大军,挥师洛阳。元颢占据洛阳六十五天,令元延明缘河据守与尔朱荣对峙 [33] 。陈庆之为了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带领不满1万的梁军 [31] 渡过黄河,驻守中郎城。和北魏大军展开鏖战。陈庆之处于绝对的劣势,但仍然在中郎城阻截了尔朱荣三天,杀伤甚重。 [34] 尔朱荣用木头做成木筏,令尔朱兆、贺拔胜从硖石渡河,与元颢战于河桥,先后击破元冠受、元延明等人,元颢的10万大军 [31] 最终战败。 [35] 元颢逃到临颍,遇贼人被擒,洛阳失陷。 [36]
不满1万 [31] 的陈庆之军队,被高琳所破。 [37] 陈庆之虽然兵败,但仍有数千人尚在。因为元颢已败,陈庆之开始向南梁撤退,尔朱荣亲率大军追击。陈庆之在蒿高遇到了山洪爆发。正在渡河的梁军被洪水吞没,陈庆之本人幸免于难。失去军队的陈庆之化妆为一个僧人躲过尔朱荣大军的搜捕,逃到豫州,在豫州得到当地人的帮助,才辗转返回南梁。回到南梁,萧衍对陈庆之大加封赏,升陈庆之为右卫将军,永兴侯,封邑一千五百户。 [38]
加官晋爵
中大通元年(529年)十二月,梁武帝以陈庆之为持节、都督缘淮诸军事、奋武将军、北兖州刺史。时有妖僧自称天子,当地豪强蔡伯龙也起兵与之相应,众至三万人,攻陷北徐州。济阴太守杨起文弃城而逃,钟离太守单希宝被害。梁武帝诏令陈庆之前去征讨,并亲自临白下城为其饯行。陈庆之受命而行,未到十二天,便斩蔡伯龙、僧强,传首建康。 [39]
中大通二年(530年),梁武帝以陈庆之为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诸军事、南、北司二州刺史,其余如故。陈庆之到任后,遂围悬瓠,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又破行台孙腾、大都督侯进、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 [40] 陈庆之随即减免了义阳镇的兵役,停止水运补给,使江湘诸州得以休养生息,并开田六千顷。两年之后,义阳镇的粮食变得充实。梁武帝为此经常嘉奖陈庆之。陈庆之又表请精简南司州为安陆郡,置上明郡。 [41]
交战尧雄
大同元年(535年)二月,陈庆之攻东魏,与东魏豫州刺史尧雄交战。梁将李洪芝、王当伯袭破平乡城,侵扰州境。尧雄设伏截击,生擒李洪芝、王当伯等,俘虏很多。陈庆之又率军逼近州城。尧雄出战,所向披靡,身受二处创伤,但士气更盛。最终,陈庆之兵败,抛弃辎重而走。
后来,陈庆之又围南荆州。尧雄说:“白苟堆,梁朝的北面重镇,现在趁其空虚,必能攻克,陈庆之闻我军进攻白苟堆,荆州之围自然解除,这就是机不可失啊。”于是尧雄率军进攻白苟堆,陈庆之果然放弃荆州奔赴白苟堆,还没到白苟堆,尧雄攻陷了白苟堆,擒获南梁镇将苟元广以及二千名士兵。陈庆之再次失利而还。 [42]
名将暮年
大同二年(536年)十月,东魏定州刺史侯景率7万人寇楚州,俘楚州刺史桓和,侯景乘胜进军淮上,并写了信劝陈庆之投降。梁武帝遣侯退、夏侯夔等前去增援,军至黎浆,陈庆之已击破侯景。 [43] 时值大寒雪,侯景弃辎重而逃,陈庆之则收其辎重而还,进号仁威将军。同年,豫州闹饥荒,陈庆之开仓放粮济灾民,使大部分灾民得以度过饥荒。以李升为首的800多名豫州百姓请求为陈庆之树碑颂德,梁武帝下诏批准。 [44]
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梁武帝以其忠于职守,战功卓著,政绩斐然,追赠他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赐鼓吹一部,谥号“武”,还诏令义兴郡发500人为其会丧。 [45] 长子陈昭继承他的职位。 [46]
主要影响编辑 语音
政治成就
在陈庆之坐镇江淮期间,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发展边境城市的生产,两年的时间,边境一带府库充足。陈庆之又表请精简南司州为安陆郡,置上明郡。豫州闹饥荒,陈庆之开仓放粮济灾民,使大部分灾民得以度过饥荒。以李升为首的八百多名豫州百姓请求为陈庆之树碑颂德。 [44]
军事成就
军事才能
陈庆之北伐之所以获得奇迹般的成功,与他带兵、用兵的杰出才能有直接关系:
一是富有谋略胆略,擅于把握战机。陈庆之对北魏军作战中,屡次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特别是北伐中大破元天穆大军三十万。陈庆之屡屡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在涡阳之战中率领精锐连克魏军十三城、荥阳之战中出奇招率骑三千背城逆战一举扭转败局、随后又大破魏将元天穆等魏军,同样与他过人的胆魄、谋略以及把握战机的能力直接相关。
二是善待部属,将士愿为之效死。陈庆之的骑术箭术不是很好,但他爱惜将士,常将梁帝的赏赐及钱财分给部下,而自己却素衣穿着,与部下共甘苦,因而能得到部下拥戴,愿为之效死力。 [57]
战绩
大通二年(528年)十月至中大通元年(529年)六月,梁武帝趁北魏大乱,派陈庆之率军七千,奉南降的北魏宗王元颢为魏王,北伐中原。数月间北伐军以少胜多,大小47战,屡败魏军,取32城,一度攻占北魏都城洛阳,黄河两岸为之震动。此次北伐虽最终在十余倍的北魏军队围攻下全军覆没,但却是继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桓温北伐占领洛阳后,南朝北伐攻入北方最远、影响最大的一次。 [56]
历史评价编辑 语音
南朝梁开国皇帝萧衍: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51]
唐朝史学家李延寿《南史》:①陈庆之初同燕雀之游,终怀鸿鹄之志,及乎一见任委,长驱伊洛。前无强阵,攻靡坚城,虽南风不竞,晚致倾覆,其所克捷,亦足称之。②庆之性祗慎,每奉诏敕,必洗沐拜受。俭素不衣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 [50]
唐朝史学家姚思廉《梁书》:①庆之性祗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②陈庆之、兰钦俱有将略,战胜攻取,盖颇、牧、卫、霍之亚欤。庆之警悟,早侍高祖,既预旧恩,加之谨肃,蝉冕组珮,亦一世之荣矣。 [51]
南宋理学家吕祖谦《梁论》:陈庆之以东南之兵数千入中原,士马强盛之地,大小数十战,未尝少挫,遂入洛阳。六朝征伐之功,未有若是之快者也。然卒以败归,理亦宜然。何以言之?夫孤军独进,不能成功,自古皆然。 [53]
轶事典故编辑 语音
不善弓马
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陈庆之性格祗慎,每次奉诏,都要洗沐拜受;生活俭朴,只穿素衣,而且不好丝竹;虽身为武将,但善抚士卒,能使部下为其效死力。 [47]
重视北人
陈庆之攻入洛阳之时,萧赞向梁武帝上书,请求允许回到梁朝。当时吴淑媛还在世,梁武帝让吴淑媛将萧赞幼时穿的衣服给萧赞送去,书信等还未传到,陈庆之便失败了。陈庆之从北魏回到梁朝后,特别看重北方人,朱异对此感到很奇怪,便问陈庆之为什么这样,陈庆之说道:“我当初认为长江以北地区都是戎狄之乡,等到了洛阳之后,才知道礼仪人物都在中原地区,不是江东所能企及的,我们有什么理由轻视北方人呢?” [48]
人际关系编辑 语音
长子:陈昭。 [47]
五子:陈昕,字君章。 [54]
史料索引编辑 语音
《南史·卷六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50]
《梁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六》 [51]
文学形象编辑 语音
在民国作家蔡东藩的小说《南北史演义》中,陈庆之事迹与正史差别不大,但被作者形容为骁将,与史实上陈庆之儒将的形象有所出入。 [49]
在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小说《奔流》中,陈庆之为小说主角,为用兵天才和不败名将,三百白骑取得了钟离之战胜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