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春是在大中东地区(北非和西亚)众多阿拉伯国家、和少数欧洲、美洲、亚洲国家,自2010年年底开始发生的一系列民主和经济等议题的社会运动,多采取公开示威游行和网络串连,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迄2011年暮秋尚未完全结束[1]。全球迄今发生类似阿拉伯之春现象的国家,以地区分类如下。
在中东、北非、中非的阿拉伯世界,突尼斯、埃及、也门、阿尔及利亚、巴林、利比亚、约旦和叙利亚在2010和2011年之交,最早发生了大规模示威、游行甚至革命。毛里塔尼亚、沙特阿拉伯、阿曼、苏丹、摩洛哥、吉布提、索马里、科威特、黎巴嫩、西撒哈拉、卡塔尔[2]、尼日利亚也出现网民组织小规模的示威事件。半年内受到该示威浪潮影响的国家有阿尔巴尼亚、加蓬、斯威士兰、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以色列[3][4][5]、伊朗[6]、乌干达[7]等。
目录[隐藏] 概述 |
第一个事件引发在突尼斯,当时26岁年轻人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因失业被迫当无照小贩期间遭受执法人员的滥用暴力和腐败,抗议自焚,拉开了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的序幕。突尼斯革命的成功,激发了周围如阿尔及利亚、约旦、埃及和也门等国的抗议运动。
阿拉伯之春最大的示威通常会发生在每逢星期五中祈祷的“愤怒日”。此外,阿拉伯世界之外的其他国家也受到了该示威浪潮的影响。
截至2011年10月,此阿拉伯革命已经成功推翻了3个国家领袖。2011年1月14日晚,突尼斯革命的局势恶化导致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流亡沙特阿拉伯。在埃及,18天后的示威浪潮导致穆巴拉克在2011年2月11日宣布正式下台,权力移交军方,结束长达30年的统治。
利比亚领袖卡扎菲在2011年8月23日被推翻,当全国过渡委员会夺取了他的阿齐齐亚兵营。10月20日,当全国过渡委员会夺取苏尔特时,卡扎菲战死于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