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非與中東部份國家先後爆發反政府示威引致政局動盪一個多月之後,星星之火終於燎動了非洲最重量級的獨裁者卡達菲統治下的利比亞。相比本·阿里、穆巴拉克以及幾個阿拉伯國家的君主,卡達菲可謂臭名昭著,他在利比亞的統治,已經不能簡單用「獨裁」來形容。抗爭的風潮,撼動了利比亞這個非洲獨裁統治的橋頭堡,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茉莉花革命」西風東漸,卻吹不動中國民眾的腳步,不同的國情和民情,令中國在「茉莉花革命」的浪潮中八風不動。
利比亞武裝衝突升級
2月18日,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傳出激烈槍聲,據稱是軍隊向參加示威活動的人群進行了射擊。總部在紐約的「人權觀察」表示,從示威開始的2月14日以來,利比亞安全部隊與示威者之間的暴力,已造成至少233人喪生。進一步的消息稱,卡達菲集團與反對派的衝突持續升級,有示威者手持槍械、汽油彈甚至傳統阿拉伯刀反擊,示威者縱火燒掉政府大樓,子彈武器散落一地,有示威者抬起一具相信是大炮炮彈離去。而卡達菲的兩名兒子薩亞迪和哈米斯分別統領外籍雇傭兵及精銳部隊,出動導彈等重型武器攻擊示威者,卡達菲集團還增派外籍雇傭兵到反對派的大本營班加西鎮壓示威,並警告歐盟勿煽動示威。
利比亞獨裁統治者卡達菲之子塞夫在利比亞官方電視臺的講話。塞夫表示,示威者已控制部分軍事基地和坦克。他也擔心,如果爆發內戰,所有石油帶來的財富將化為烏有。塞夫承認,軍方在處理示威遊行時犯了錯,因為軍方並沒有準備跟示威者開戰。塞夫也表示,會在幾天內推動改革,而且是「歷史性的全國(改革)倡議」。他說,政府會取消部分限制並開始討論憲法。他也表示會修改一些法律,包括限制媒體的相關規定。
形勢發展之快,超乎人們的想像。2月23日,武裝暴動已經在利比亞全國範圍內鋪開,包括卡達菲政權二把手阿比迪在內的部份政府和軍隊高層宣布脫離卡達菲,支持反對派,這讓卡達菲死保政權的决心受到直接打擊。阿比迪在半島電視台播放的視頻中,敦促利比亞軍隊與民衆携手﹐跟他們一起發出合理訴求。與此同時,利比亞駐多個國家的使館宣佈不再代表卡達菲政權,顯示卡達菲大勢已去。如果不出意料,讀者拿到這期雜誌時,卡達菲已經喪失了對利比亞的控制。
卡達菲的超獨裁統治
卡達菲是非洲獨裁統治的標杆型人物,其集權程度遠遠在穆巴拉克等人之上。在利比亞,一切事務都由卡達菲控制,政府機關和所謂的「大人民委員會」都只能算是顧問機關或者秘書機關。卡達菲在統治利比亞的過程中,採取的是「人民路線」,在利比亞沒有憲法,沒有元首,沒有部委,也沒有官員,卡達菲的正式頭銜是「人民兄長、革命導師」,連個辦公室都沒有。這種沒有龐大官僚體系的獨裁統治,給了卡達菲超越一般獨裁者的無上權限,即使文革中的毛澤東,也達不到這種「一句頂一萬句」的威力。
卡達菲在處理國際關係時,又深諳「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的道理,從來既不害怕得罪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又不惜在必要時「裝孫子」。1988年,卡達菲一手製造了臭名昭著的「洛克比空難」,並且在聯合國長達15年的經濟制裁當中,顯得滿不在乎。而2002年,為了改善同西方國家的關係,卡達菲又厚著臉皮作檢討,向國際社會認錯並給予「洛克比空難」罹難者巨額賠償。總之,卡達菲一切之一切的行為,都沒有一貫的價值觀,永遠只考慮怎樣才對維護個人的獨裁統治有利。
利比亞可能陷入內戰
由於卡達菲的「人民路線」,利比亞幾乎就沒有成型的現代國家框架。在埃及,穆巴拉克下臺之後,國家機器還能正常運轉,反對派還能坐下來談談今後的計劃,作為暫時執掌權力的軍方,也能夠控制全國的秩序,並且具備現代西方軍隊的理念,承諾在大選之後交還權力。而在利比亞,一旦卡達菲下臺,國家機器將立刻癱瘓,掌握實力的各派將無可避免地陷入內戰,而內戰即便分出勝負,也將重新進入軍人權威統治的狀態。
目前看來,如果卡達菲下臺,有可能收拾局面的只有他的兒子塞夫,塞夫是卡達菲六個兒子裏唯一一個以「改革派」面目出現的人物,塞夫執掌的媒體和其它官媒有一定距離,一些西方媒體也把希望寄託在塞夫身上。但是這並不表示塞夫就是終結自己老爹統治的人選,相反,塞夫很有可能只是其父安插的一個棋子,目的就是能夠在今天的局面下走到前臺,延續卡達菲家族的統治。
歷史的經驗證明,任何一個獨裁統治者都不會甘願自動走下權力高峰,除非時勢所迫。在卡達菲本人健康狀况良好的情况下,他苦心孤詣營造的「民衆國」體制令他既難遭遇體制內、也難遭遇體制外的強有力挑戰,更無須顧忌國際壓力和孤立,因此,如果事有湊巧,利比亞可能會進入一個較長的分裂和戰亂年代,如果不湊巧,那卡達菲將會鎮壓反抗,繼續其獨裁統治。
阿拉伯亂和美歐的靜
在利比亞以外,北非和中東各國的抗議活動也風起雲湧,突尼斯和埃及反抗運動的成功,一方面給了各國反對派以信心,另一方面也給了各國執政者以教訓。在一些國家的衝突中,政府動用武力來鎮壓反抗,甚至不惜釀成大規模流血事件,來避免淪為穆巴拉克。中東國家巴林18日再向反政府示威者開火,目擊者指軍隊出動重型武器包括以機槍射擊示威者,此前在珍珠廣場上已造成二百多人死傷。另一些國家則未雨綢繆,提前進行改革來避免革命事件的爆發。在沙特阿拉伯極具影響力的「沙特法國銀行」發表報告,建議沙特和阿聯酋兩國政府「進行體制改革、創造就業機會」。強調了改革為「沙特人創造就業機會、解决嚴重失業問題」的必要性。同時,約旦和摩洛哥王室也宣佈將在短期內落實社會和政治改革。
以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為先導的北非、中東地區反政府示威浪潮,已經其勢洶洶地席捲了這一地區。北非與中東,主要是阿拉伯民族的聚居區,自二戰以後,這一地區的局勢相對穩定,雖然發生了五次中東戰爭,但都是阿以矛盾的體現。在這些國家內部,統治階層充分利用石油資源帶來的收入,相當程度改善了民眾的生活水準,使得國內矛盾始終處於緩和的狀態。但是,第五次中東戰爭結束至今也已經有30年,沒有激烈對外矛盾的阿拉伯國家內部,自然而然產生貧富差距拉大、教派和族群利益衝突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又在世界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總爆發。從突尼斯開始,埃及、巴林、利比亞先後陷入動亂,而北非及中東的其他國家,將基本上不能避免陷入困境,國家統治者的實際對策可能會改變事件的結果,但很難改變過程。
在北非、中東地區風起雲湧之際,美國和歐洲主要國家則表現得相對安靜。儘管這些國家一直在輸出民主自由的價值觀,但對於此刻發生的變故卻不能掉以輕心隨意表態。一方面,美國和歐洲國家大多還沒有完全從金融危機中走出,北非、中東無疑是一場飛來橫禍,如果自己被捲入其中,難免雪上加霜;另一方面,中東各國獨裁者往往已經當政數十年,雖然不得西方國家歡心,但大家對彼此底牌都摸得比較清楚,相互交往相對容易,如果江山易主,所有的關係又要重新奠基。並且,美歐國家也很難保證取代原有獨裁者的一定是一個願意與西方合作的統治者。
但是,作為長期力主推銷民主自由的美國和歐盟,在這一個時刻選擇袖手旁觀,多少也是有風險的。最起碼,美國和歐盟的形象會受到打擊,民主教父的幻影很可能破滅。不過相比虛名,還有讓美歐各國承受的實際壓力,比如:一旦該地區陷入長期混亂甚至內戰,石油的生產和輸出勢必大受影響,生活在車輪上的美國和歐盟必定難以應對;再則,混亂的地區局勢,勢必為恐怖主義提供氾濫的溫床,本來就已經為基地組織頭痛的美國和歐盟將窮於應付。由此看來,既不想泥足深陷,又不想搞到一團糟,對美國和歐盟來說似乎難度不小。
中國茉莉花難開
基本上,北非和中東的動盪策源於當地經濟形勢的急劇惡化以及國內族群矛盾,在世界其他一些國家,並不一定有類似的環境出現,因此如果想要效仿,難免東施效顰。2月18日,中國大陸互聯網上出現一則啟事,呼籲民眾於2月20日星期天前往各大城市的知名地段進行和平示威,效仿突尼斯「茉莉花革命」。「中國茉莉花革命」的組織者不明確,據網友爆料,組織者可能是中國民運人士王丹以及有美國民主基金會背景的組織,在王丹的facebook裏也間接驗證了這一點。
針對這項號召,中國政府作出了充分的準備,對互聯網進行了臨時性的嚴格管制,用戶搜索「茉莉花」會出現「因為法律規則限制,無法取得搜尋結果」的反饋;呼籲中的集會地點也全面列入敏感詞(如「王府井」、「麥當勞」、「人民廣場」等字眼);中國移動飛信(網頁對手機短信發送)無法群發;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屏蔽了詞語「茉莉花」,致使指手機無法發送帶有相關詞語的短信、彩信。
不過,這項「中國茉莉花革命」活動,從一開始就註定要陷入一種中國式歡樂。2月20日當天,在網上啟事呼籲的13個中國大型城市中,僅有北京的王府井大街麥當勞門口出現了上百位抗議者,其餘城市均未發生抗議事件,倒是未列入13個大型城市的南寧和青島出現了數百人參加的和平示威,有網友戲稱這是為了爭取躋身一流城市的表態。即使在王府井,數以百計的警察、記者和數以千計的圍觀者,層層保衛了僅百餘人的遊行隊伍,場面既宏大又幽默,可謂是一場「沒有主角的滑稽戲」,堪稱世界遊行史上的一項紀錄。
由於中國政府對中國民眾的耐受性估計不足,或者說對傳說中的「中國茉莉花革命」的反應太過敏感,造成一些「誤中副車」的烏龍事件。一名日本駐沈陽總領事館工作人員前往沈陽市南京北街肯德基門口試圖查看當地集會情況,沒有發現集會人員,反而被沈陽市警察帶走,一小時後才予以釋放。日本駐沈陽總領事館就此事向遼寧省政府表示遺憾。2月21日午後,日本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在例行記者招待會上稱遼寧省外事辦公廳就此事向日方表示歉意,並將對有關部門進行教育。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受到莫名牽連,胡錦濤在2006年對肯尼亞進行國事訪問時,曾與當地群衆一起以中文合唱中國民歌《茉莉花》。該新聞曾在中央電視台播出,但是在2月20日之後,該新聞的錄像在中央電視台和新華社網站上都被删除。
由於中國現實經濟情況尚可,雖然廣大民眾受到「新三座大山(住房、醫療、教育)」的壓迫,但生活尚能夠維持,對革命並無好感。另一方面,中國社會族群割裂的情況較阿拉伯世界要好得多,類似於科舉制度的「國考(國家公務員招收考試)」給予大多數年輕人進入上層平等機會,避免了族群對立。並且,現在的中國青年,價值觀取向亦與其它國家青年不同,「民主自由」的號召力遠不如「反美抗日」,類似「茉莉花革命」這樣的號召,多半隻會無疾而終。
警察、記者和圍觀者人山人海,但沒有示威者
茉莉花革命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大獨裁者卡扎菲
茉莉花革命的「多米諾骨牌」已經在北非和中東地區連續坍塌,在今後的幾個月時間裏,該地區應該會持續發生類似的抗爭活動,至於結果,就要看該國原有政權的狀況以及反抗力量如何運作。相比之下,東亞地區經濟更穩定,民族性格更趨於忍耐,茉莉花尚不能在這裡盛開吧。
利比亞正在埃及和突尼斯之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