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民主力量的新平台
---徐文立、成斌麟、李一平关于公民同城圈运动的一席谈
(2013年4月16日)
徐:当代中国民主运动开始于1976年的“四五运动”,后续的1978年的“民主墙运动”发展至今也有35年的历史了,我算是最早投身其中的人之一。这三十多年来,一大批有理想、有才能的人都非常努力地寻找一条道路,一条能够聚积民主力量,抗衡中共专制政权的道路。大家付出了很多,牺牲很惨烈。李旺阳被谋杀,聂敏之等人不幸早逝,王炳章被判无期徒刑,秦永敏坐牢22年等等、等等……。本人也被累计判刑28年,两经美国和西方政府援救出狱,但也实际服刑16年。我们这一代人真的尽力了!但遗憾的是,专制制度还在,中共政权还在,民主阵营还不强大。我们必须有所突破,尽快让民主运动形成真正的实力。我欣喜地看到,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出现了,一场聚合民间力量的运动开始了,这就是“公民同城圈运动”。虽然它的历史很短,但是已经改变了民主运动的现状。我相信,假以时日,“公民同城圈运动”一定会成为一股撼动专制体制的强大力量。 我很高兴能够结识你们两位这样睿智的年轻人,这场运动的策划者、发起者、推广者和领导者,并与你们合作。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运动的发展。 成:徐老师,您是民主党创建者之一,也是中国民运的先行者之一。我们对您在三十多年民运历程中所展示出来的勇气、能力和智慧非常敬佩。我们过去几年内做过一些思考,付出了一些时间精力,能得到您的肯定和赞赏,我们感到荣幸。也非常感谢您在过去一年中对我们的指导,非常感谢! 有一点需要向您说明一下,就是这个运动是由多种元素合力而形成的,我们万万不敢自称是发起者或领导者。主要的元素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结交同道。国内有个很大的QQ群系列,2010年就开始以地区为单位组建网上群体。这个QQ群的发起者都是默默无闻但是实干进取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是公民同城圈运动的先行者。运动的第二个元素是在现实生活中地区性的同道社交圈。这个工作自有民主运动以来就有人做了,您和很多前辈都做过这样的工作。你们也是这个运动的先行者。 我们很久以来都在思考如何突破民间力量组织化的瓶颈问题,尤其这二十多年来,在当局对民间政治力量残酷打压下,民间的政治反对力量几乎没有任何空间。这种状况是我们多年来一直都想努力改变的。所以,这些年来我和李一平基本把各自的业余时间都放在研究这方面上了。这几年以来,中国有很多人在用“微博”宣传民主理念,我们发现“微博”不仅可以用来宣传,而且可以用来组织。因为在“微博”中网友们不仅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留下了联系方法,很多人还注明了居住地。也就是说,可以利用“微博”把同一个地区的志同道合者联系起来。我个人也有很多年利用国内网络平台进行启蒙和组群的经验,加上一平也多年来一直收集国内各地同仁情况,以及总结归纳在现有条件下应该怎样将被动的等待转化为积极的准备。这就成为了同城小圈子策略的最初灵感。经过几个月的试验,我们形成了系统的策略。2012年3月,流亡荷兰的民主党人陈忠和、美国的张宏、澳洲的赵晶等朋友和我们一起正式形成推广团队,向国内民主网友和民运人士推广小圈子策略。这个策略被那些先行者所接受,很快就形成了一些同城圈子。我们认为这个运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过去参加过89民运或更早的政治反对派人士,而应该是一个全民的整体抗争,社会各阶层或利益群体都应该成为结束专制体制,建设公民社会的参与者。因此,对这场运动的名称要反映出它的核心价值,即民主宪政和公民社会,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我要做公民!”,这就是“公民同城圈”这个名称的由来。 我们为这个运动的展开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策略,算是一点贡献。我们的自我定位是运动的推广者、服务者,但不称发起人,运动的发起人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民主网友和民运前辈;我们更不是领导者,这个运动没有领袖。 徐:两位功成而不居,实在难得。客观地说,同一个地区的同道互相交往自古就有,如果没有你们的一套策略,没有你们团队一年多来强力推广,就不能形成运动。民运阵营内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当然,这个运动是没有最高领袖的,这正是它的新颖之处,也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早在2000年代之初,就有人提出过要放弃金字塔式的垂直领导的有中央领导机构的传统组织,而代之以英特网状的无中心的组织结构。1982年山东牟传珩基于“大象无形”的思考,提出过“广交友、不结社”;2004年我因国内依然严峻的政治形势,提出“广交友,不显社”。直到“公民同城圈”出现,“英特网状的无中心的组织结构”这个概念才真正形成理论并付诸实践。这种组织的形成得益于互联网,在结构上也与互联网平行,没有组织指挥中心,因此当局很难重点打压;而各个环节之间通过多种渠道连接,也就很难切断其联系。我很高兴地看到,到现在为止,当局还没有能够阻挡这个运动的蔓延。现在公开进行同城活动的人就有数千,低调自行组织同城圈的人应当更多。运动没有领袖,但是到处生根,这个方向应当坚持下去。当然,我们切忌“治一经,损一经”,在大力推动公民同城圈的同时,不妨碍和不否定其他组织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应该是“百花齐放,各显其能”。 李:有个问题要向老师请教。这个运动不可能就这么顺利地发展下去,中共肯定会采取反制措施。就如下棋,双方会互有攻防。以您的经验判断,他们下一步会怎么做? 徐:公民同城运动发展到这种地步,除非我们现在就同他们对决,当局不会实施全面镇压,那样会给他们自己造成太大的政治压力。我预测,他们应当会有两手:一是故意制造一个甚至几个中心,捧出几个领袖人物,然后用他们来误导运动,让运动停留在表面上,形成不了力量;一是对少数积极分子实施监控甚至打压,防止运动进一步扩展,以取杀一儆百的效果。这两手一阴一阳,相辅相成,实施出来相当厉害。 成:徐老师确实对中共研究得非常透彻。我们前一段时间也感觉到有人企图凌驾于运动之上,但是遭到了一些同道的公开地抵制,不仅没有成功,还把他成段成篇抄袭一平文章的丑闻带出来了。无论是中共的布局还是个人私心作祟,任何在这个运动之上架设领导机构的做法,我们和国内同城圈的同道都会坚决制止。因为这关系到运动的存亡。 李:我会在同国内同道沟通时经常提醒他们,即使是在本地的圈子里,也不要有领袖,大家共同负责,平等协商。有才能的人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在将来的大变局中会有大显身手的机会。现在则尽量低调,不要成为中共重点打压的对象,大家都不是重点,他们就无从下手。 徐:很高兴看到你们这一代人从89年热血青年变成成熟的民主战士。我认真读过你们写的《变局策》,特别是其中的《小圈子策略》,关于变局的几个关键步骤的策略也非常有新意,有战略性的思绪和布局,可操作性也非常强。我还没有读完,但是已经很受启发。你们一定下了不少功夫! 成:谢谢徐老师鼓励!我和一平1996年流亡香港的时候,就开始探讨推翻专制的策略问题,《变局策》中的一些章节就是我们这些年来学习和思考的一些结论。当小圈子策略形成之后,一个比较系统的策略就形成了,一个民主转型的大战略就形成了:以圈子动员民众,以民意赢得军心。从组建圈子开始,宣传造势,判断时机,民众动员,街头运动,公民自治,全国联盟,策反军队,最后彻底摧毁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宪政。这个大战略中的各个环节所需要的基本策略,我们都尽可能加以探讨。我们无法预见将来所有的情形,还有待于同道们在实践中加以补充修正。 李:《变局策》在网上公布之后,收到了许多反馈。我们最重视的是批评性的意见,其中两条最为珍贵。一条是宪政学者王天成的意见,认为我们忽略了“谈判”这个和平转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一条是国内一个同道的意见,认为有些章节太长,不符合网络时代的阅读习惯。根据他们的意见,我们正在做一个新版的《变局策》,增加一个章节,讨论终结专制政权建立宪政架构的机制问题;同时删除一些重复和冗长的文字。新版的内容将会较为完整,文字将会较为简洁。希望能够给同城圈的同道和其他有志于民主转型操作的人提供一些参考。 徐:我注意到国内一些知名的民运人士如秦永敏、李海等,都在直接介入、推动和指导公民同城圈运动,不便于直接参与的查建国、高洪明、何德普和刘世遵也以自己的方式关注和支持。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我的理解是,这个运动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各种思潮、各个政治派别的人都可以参与,只要大家认同民主宪政这个核心价值,就是同道。同城圈是泛民主派的一个公共园地。 成:是的。这些民运前辈都为推广这个运动付出了心血,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前辈和同道投入到这个运动中来,既推动这个运动,也从这个运动中吸收力量,形成和扩大自己的团队。 徐:这个运动可以说才刚刚开始,相信今后还会继续发展壮大。通过和国内朋友交流意见,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就是公民同城圈参与者众多,但是多数人相互之间的联系还比较松散,一些地方的同城聚餐流于形式,一些地方还没有形成圈子。一定要有可实际操作的项目才可能识别人才和锻炼队伍。希望你们和国内同道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李:老师的批评很中肯。我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扩大推广规模,让更多的有志于民主事业的人知道这个策略,参与这个运动。一群人聚在一起,总会有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但是只要人群的基数足够大,最后总会有一批兼具理想主义和实干精神的人留下来。这些人就会形成团队,就会聚集力量,就会成为将来民主转型的推动者和领导者。希望老师和其他民运前辈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推广这个运动,指导这个运动。 徐:谈不上指导,推广则当仁不让。大家一起努力! 成:大家一起努力!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