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6日星期二

东突厥斯坦 - 维基

 

东突厥斯坦维吾尔语:شەرقىي تۈركىستان, Sherqiy Türkistan),或称东土耳其斯坦。东突厥斯坦是历史上对以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一线以东的中央亚细亚地区的称谓。当代,是支持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人士对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称呼,或者指历史上的两次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历史上,这个地区曾长时间存在若干独立国家,也曾数度在中国有限控制之下,例如汉、唐,直至18世纪满族人建立的清帝国彻底摧毁了卫拉特蒙古建立的准噶尔以及其后的阿古波政权,准噶尔和回疆正式成为中国的行省,新疆即来自于“西域新疆”一词。然而,作为满族政权的清帝国在1911年被推翻,之后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一波接一波。

名称由来

突厥人是指使用突厥语的人民。在今天被称为突厥人的群体在中国史书上译作“铁勒”,突厥在中国史书上专指于公元6世纪建立第一个突厥人国家的、兴起于阿尔泰山的那个部落。尽管二者在中国史书上的名字有异,但在当时留下的突厥文碑铭中,中文所提到铁勒突厥的地方突厥文都写作“Turk”。历史上的突厥人曾包括许多的部落,比如阿跌延陀回纥黠戛斯葛逻禄钦察乌古斯等等。这些部落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分化、组合,在今天形成了分属不同国家的多个民族。以突厥人为民族主体的国家有土耳其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俄罗斯联邦内的一些自治共和国,如鞑靼斯坦哈卡斯巴什基尔萨哈等等。中国的突厥民族有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裕固撒拉等民族以及被划入蒙古族的图瓦人等。

突厥斯坦”一词为波斯语,意为“突厥人的国家”。该词最早出现在8世纪阿拉伯人撰写的地理学著作中,指包括河中地在内广大的中亚地区。“突厥斯坦”这一地理称谓一直被当地民族及与当地有政治经济联系的周边民族所使用,在从8世纪开始的不同时期的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印地语(包括乌尔都语)的各种历史文献、碑铭、外交文书、经济文书及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至18世纪,随着东部“突厥斯坦”被满族建立的清帝国所吞并,东西两部分原本通畅的联系开始变化。于是“东突厥斯坦”一词开始被使用。同时,保持政治独立的西部即被称为“西突厥斯坦”或狭义上的“突厥斯坦”。19世纪中期,西部的希瓦布哈拉浩罕三个国家沦为俄罗斯帝国的殖民地,于是“西突厥斯坦”又被称为“俄国突厥斯坦”,“东突厥斯坦”又被称为“中国突厥斯坦”。

这地区历史上被中国称为西域(狭义)。其从地理上可分为天山南北两部分,北部以牧业为主,南部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为主。当中国汉帝国于公元前139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最终沟通与中国本土的联系之时,塔里木盆地以属印欧语系吐火罗人为主的人们已经建立了一些国家,主要为城邦,如伽师莎车于阗龟兹楼兰鄯善等。北部也有许多国家和部落,一个较大的国家是乌孙。它们都受到匈奴的统治。汉帝国逐渐驱逐匈奴势力,结盟乌孙,在这个地区建立了短时段的一些军事基地。

中古时期

6世纪中叶,阿史那突厥由阿尔泰山附近迅速崛起,短时间内统一了大部分的突厥部落,建立了东跨兴安岭,西达里海,北抵北海,南邻中国的大突厥汗国。但这个国家很快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大致以阿尔泰山为界,统治着突厥斯坦的西突厥汗国的统治中心在伊犁河流域,控制着塔里木盆地河中诸小国。西突厥汗国后来被唐帝国消灭,东突厥汗国与则被回鹘汗国所取代。

这期间唐帝国一度控制了整个突厥斯坦,但当地的突厥部落与吐蕃对其进行了长久的骚扰和进攻。与吐蕃相比,最终在蒙古高原取代突厥汗国的回鹘汗国对唐帝国较为友好。回鹘是一个突厥部落,于743年击败阿史那突厥获得了统治全部的突厥部落的权力。当唐帝国和吐蕃先后于9世纪衰落后,回鹘汗国也于公元840年被另一突厥部落黠戛斯攻灭,大部西迁。那之后,在突厥斯坦主要有四个政权。最东部的是西迁的回鹘部落以今天的吐鲁番为中心建立的新的回鹘汗国(西州回鹘),信仰佛教和摩尼教;位于它西南方向的是塞人建立的于阗王国,信仰佛教;最西部的是操伊兰语的东伊朗人建立的萨曼王朝,信仰伊斯兰教;处在中间的是以巴拉萨衮喀什噶尔为中心的部落不详的突厥人建立的喀喇汗王朝,这个国家也信仰伊斯兰教。萨曼王朝和于阗王国后来均被喀喇汗王朝吞并。在此后几百年里,各部落的突厥人以伊斯兰教为纽带逐渐团结、同化了突厥斯坦的大部分土著居民——粟特人、吐火罗人、塞人。在突厥斯坦的最东端,回鹘人同化了大量的中国人和吐蕃人,使得今天东部的维吾尔人的体貌特征与这两个民族相接近。

1124年,被女真人攻灭了的国的遗民,西迁到突厥斯坦,建立了喀喇契丹西辽),通过已衰落了的喀喇汗王朝对绿洲居民进行间接统治。1218年,蒙古人消灭了契丹人的西辽成吉思汗将东突厥斯坦分配给次子察合台,即察合台汗国。西突厥斯坦被封给了三子窝阔台,但后来窝阔台汗国被并入察合台汗国。当帖木尔的帝国从西突厥斯坦兴起后,东突厥斯坦的察合台后裔成为他的附庸。

近古时期

在这一时期,突厥斯坦最终完成了伊斯兰化和突厥化,包括察合台蒙古人在内,绿洲居民全部改操突厥语、信仰伊斯兰教、自称Musulman。

东察合台汗国时期。

叶尔羌汗国中晚期,从蒙古高原西迁到伊犁河流域,信仰藏传佛教卫拉特蒙古(瓦剌)控制了突厥斯坦。卫拉特人中最大的部落准噶尔部建立了强大的汗国,并利用内乱最终灭亡了叶尔羌汗国。之后准噶尔汗国通过伊斯兰教宗教贵族圣裔和卓(Khoja)家族来控制东突厥斯坦的绿洲地区。但不久就被满族人建立了清帝国征服,准噶尔部被屠戮殆尽,满族人最终于1759年征服了整个东突厥斯坦。

近代前期

1759年东突厥斯坦被满族人征服。 19世纪60年代,由东突厥斯坦人民起义导致的抗华战争把境内的清军全部肃清,但胜利果实后来落入西突厥斯坦来的Yaqubbeg之手。在他被人毒死后,清帝国再次占领了这个地区,并于1881年这地区称为新疆并被中国沿用至今。

近代后期

1881年新疆省成立。

现代

1912年,清帝国崩溃。 1933年,新疆地区因为国民政府介入哈密回族的继承斗争引发动乱,南疆塔里木盆地的维族趁著国民政府完全无法影响新疆政局的时候,宣布成立“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这是维吾尔族成立的第一个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政府。维吾尔人坚决抵制了沙俄帝国主义的殖民活动。民国时期,军阀盛世才入驻新疆,矛盾激化,没有多久,这个维族在近代成立的第一个独立国家就被苏联支持的军阀盛世才消灭,许多维族的菁英也惨遭杀戮。苏联支持盛世才的目的就是要打击英国日本在中亚的势力,巩固新疆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1944年,在苏联支持下,成立了“东突厥斯坦第二共和国”,并于1944年在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三个地区爆发武装暴动(中国大陆称之为三区革命),由阿合买提江·哈斯木担任领导人。

这是维族在短短10年间第2次独立建国。然而这次苏联的目的并非真正支持维族独立,而是利用他们创造的形势与国民政府谈判。当时苏联最在意的是巩固大战后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同时确保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获得中国承认。所以“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在国、共、苏三边的大棋局中始终是苏联的筹码。当苏联取得了中国东北与蒙古的利益后,“东突厥共和国”也就在苏联和国府的连串谈判中逐渐被化解了。

1948年,美国也积极介入新疆事务,试图在新疆推动成立一个反共的“泛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除了维族领袖外,美国还拉拢了马步芳尧乐博斯等地方势力。美国保证给予外交承认,并承诺游说中东伊斯兰国家承认此一新国家。这时国共内战结局已近揭晓,苏联遂邀请中共迅速入疆,结束了美国扶植独立东土耳其国家的梦想。

1949年8月27日应毛泽东勾结斯大林,诱骗阿合买提江·哈斯木率新疆特别区代表团飞往北平,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途经前苏联伊尔库茨克飞至扎巴依喀勒山附近地区上空时,飞机失事(关于这个意外事件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资料公布),同年12月17日,新疆省人民政府与新疆军区正式成立,1955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区阿合买提江·哈斯木等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追加为革命烈士

东突厥斯坦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国抗暴地图


在较大的地图中查看全国抗暴地图 National uprising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