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從德
2004年9月1日
頁次: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16 | 下一頁
提要:
﹒一、北大籌委會的特點
﹒二、清華與師大模式
﹒三、懸空的“北高聯”
﹒四、絕食團對北高聯的挑戰
﹒五、絕食團指揮部形成第二次斷裂
﹒六、廣場指揮部與兩個聯席會議的結構問題
﹒七、“黑手”與一些重大決策
﹒1、絕食是否“黑手”操作的結果?
﹒2、“黑手”是否“自始至終主張學生撤離廣場”?
﹒3、“黑手”與“三線計畫”
﹒4、六四屠殺時“黑手”們在不在北京市區?
﹒八、結論
﹒註釋
(法國)封從德 八九民運組織結構研究
--------------------------
提要:
一、北大籌委會的特點
二、清華與師大模式
三、懸空的“北高聯”
四、絕食團對“北高聯”的挑戰
五、絕食團指揮部形成第二次斷裂
六、廣場指揮部與兩個聯席會議的結構問題
七、“黑手”與一些重大決策
1、绝食是否“黑手”操作的结果?
2、“黑手”是否“自始至终主张学生撤离广场”?
3、“黑手”与“三线计划”
4、六四屠杀时“黑手”们在不在北京市区?
八、結論
註釋
--------------------------
八九學運和民運的方向,在不同的時期被不同的組織所主導;而不同組織的主導,也構成了不同時期運動的特色。據初步歸納,這些時期及主導組織的情況大致可表述為:
4月19日-4月23日 北大籌委會;
4月24日-5月12日 北高聯;
5月13日-5月14日 絕食團;
5月15日-5月17日 絕食團指揮部;
5月18日-5月23日 北高聯;
5月24日-6月 4日 廣場指揮部與兩個聯席會議[1]
有公開而廣泛的自治組織,是八九民運的一個突出特點,但很少看見對此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即對這些組織作一概述性的回顧與反思,並對其中存在的的結構問題和一些重大決策的形成作一初步分析和研究。歷次中國民主運動,以八九民運記錄得最為完整。雖有大量素材還留在國內,但眾多關鍵人物已經流亡海外,並公佈了部分回憶,使我們可以對這次運動中的組織結構作一定的分析。 (64memo.com´89)
本文除作者的親身經歷以外,主要引用三方面的資料:十七位八九學運骨幹在法蘭西學院作了八天的集體核對史實而成書的《回顧與反思》[2];最近出版的記述北京社會經濟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社經所”)在八九民運期間活動情況的《天安門黑手備忘錄》[3];及十五年來陸續出版的各種報導、回憶和資料集[4]。本文起草於一九九八年初,曾收入拙著《天安門之爭》[5],二○○四年修訂後刊登在《北京之春》七月號,這裏再根據最新的資料做了多處修訂與補充。 (六四檔案 / 89)
頁次: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16 | 下一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