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6日星期六

数据里的韩国和中国 关于人均GDP、房价的那些事儿(2)

2010年韩国统计厅发布了一份很有意思的报告,即《以统计观察韩国的昨天、今天以及明天》。它利用几个指标概括了韩国经历过的变化。我把具有代表意义的几个指标一一作介绍并与中国进行简单的对比。
一、人均GDP
韩国经济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人均GDP从1960年的79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0591美元。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韩国经济状况不如有着丰富资源的朝鲜,但从六十年代开始,韩国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在进入七十年代之际超越了朝鲜的经济水平。2010年韩国人均GDP位居全球第34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卢森堡以108832美元占据榜首,美国以47284美元排名第9。
那中国的人均GDP呢?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显示,201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748元。如果用2010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1美元兑人民币汇率6.6227计算的话,中国2010年人均GDP为4492美元,一些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人均GDP超过了一万美元。十多年以来,中国人均GDP一直呈猛增趋势,每年持续增长约10%左右。如果中国再保持这样的趋势十年,人均GDP将突破一万美元大关。因为中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我想中国将来会同时显现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特征。
二、大学入学率
1979年韩国男生大学入学率为29.2%,女生为20.7%,后来这个比例大大提高了。2010年男生大学入学率为77.6%,女生为80.5%。2008年韩国大学入学率创新高以后,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事实上,韩国如此高的入学率是十分罕见的,位居经合组织三十四个成员国中第一。这么高的入学率反映了韩国人对教育有极高热情的同时,也折射出过于看重学历的弊端。2007年经合组织对高中毕业生与大学毕业生的薪水水平进行了调查并发布报告称,如果高中毕业生的薪水为100,韩国大学毕业生的薪水是160,而法国则为150、日本为148、新西兰为117。高入学率也导致了学历贬值的后果,甚至部分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更容易解决其就业问题。由于高考生源的减少以及入学率走低,韩国大学面临着多方面的重组压力。
中国大学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3.4%提高到2010年的26.5%,特别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以每年新增几十万人的速度扩大招生规模,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猛增到2011年的675万。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难。根据《社会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1982年30岁以下、具有大学文凭的人的未就业率仅为0.1%,1990年此比率为0.8%,2000年为5.1%;2005年为7.6%;2008年中国社科院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的这一比率继续上升至11.2%。目前此比率恐怕会比2008年还要高。我觉得,大学文凭已经从高等教育的象征下降为大众教育的标志;大学生需要通过更多途径证明自己的价值。此外,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第三产业仍然处于欠发达阶段,以至于不足以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
三、平均结婚年龄
1990年韩国男性的平均结婚年龄为27.8岁,女性为24.8岁。时隔二十年后的2010年,此年龄大幅度上升。据韩国企划财政部对亚洲地区和国家的分析报告显示,亚洲多个地区、特别是收入较高的韩国、日本、台湾和新加坡等地的结婚年龄逐步上升,呈现出“晚婚”的状况。2010年韩国男性平均结婚年龄为31.8岁,女性为28.9岁,甚至超过了日本的平均结婚年龄。韩国企划财政部称:在亚洲多个地区,随着具有高学历、高收入女性的增加,回避结婚成了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这可能是与尽量要避免“离婚”的观念以及婚后女性要负担大部分家务的现状有关。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家长制以及家庭观念。除此之外,由于当今房价居高不下,社会的竞争愈演愈烈,不少想结婚的年轻人因经济条件不好而延迟结婚的现象也不胜枚举。
2010年零点研究咨询等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十余省市走访了1073对结婚三年以内的夫妇,结果显示十省市平均结婚年龄为男性29.2岁,女性27.1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结婚年龄显著上升,城市与农村的差异也逐步扩大。若要结婚得有车有房,在丈母娘的压力下,中国男性感到的压力的确不小。
四、平均工作时间
1990年韩国职工年均工作时间为2514小时。如此长的工作时间虽然减少了,但减少程度还远远不够。据经合组织的报告显示,2010年韩国职工年均工作时间为2193小时,比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1749小时多出25%。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德国年均工作时间仅为1419小时,美国为1695小时,日本为1733小时。近来韩国企划财政部长称德国因工作时间短,所以岗位多、生产率也高,但韩国与德国恰恰相反。他声称,到2012年韩国年均工作时间将消减到1950小时,2020年为1800小时。我认为,这个目标太缓慢,韩国应该大大加速减少工作时间。
那中国呢?零点研究咨询对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十个城市上班族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城市上班族日均工作8.2小时,七成人实现了小时工作制;近四成人表示工作时存在“大脑旷工”现象。关于年均工作时间,中国没有相关的数据。不妨在这里用上述数据粗略计算一下。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3日发布《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年工作日为250天: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我利用日均工作时间8.2小时和年工作日250天得出的一年工作时间为2050小时。在全世界,年均工作时间超过2000小时的国家屈指可数,中国和韩国都“活得太累”。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尽快将年均工作时间减少到1800小时以下,但同时要提高生产率。
五、平均寿命
1960年,韩国男性平均寿命为51.1岁,女性为53.7岁。1991年,韩国男性平均寿命增加到了67.7岁,女性为75.7岁。根据最新调查,2010年韩国男性平均寿命增长到了77岁,女性为83岁,几乎进入到了80岁大关。不过目前我们更讲究的是“平均健康寿命”——寿命中拥有健康身体的年限,这里的“健康”是指身体机能大体正常,因为这决定生命的质量。据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日本以健康寿命76岁占据榜首,韩国人健康寿命为71岁,位居全球第28位。这就意味着韩国人能享受健健康康的生活的时间只有71年。2011年韩国政府发布了《第三次国民健康增进综合计划》,拟通过此项计划在十年内将健康寿命延长到75岁。
据最新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平均寿命为73.5岁。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68岁提高到了73.5岁。但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有关国家健康寿命排名中,中国排第81位,平均健康寿命仅为62.3岁,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度过大约11年的不太健康的生活。如何增加平均寿命很重要,但如何增加健康寿命是中国面临的更加紧迫的问题。
六、按三个产业分就业人员数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信息化社会建设,韩国产业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1986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为23.6%,第二产业为25.9%,第三产业为50.5%。截止到2009年,此比例变成了第一产业为7%,第二产业为16.4%,第三产业为76.6%。这样的变化足以表明韩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制造业的空心化现象。除了部分高端电子产品之外,很多韩国企业把生产基地搬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86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为60.9%,第二产业为21.9%,第三产业为17.2%。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2010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为36.7%,第二产业为28.7%,第三产业为34.6%。虽然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增加了不少,但最大变化还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变化。尽管中国人口众多,近期第三产业也不可能吸纳大多数就业人员,但我仍然认为第三产业未来发展空间较大。这也符合中国正在加速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型的事实。不过中国将会同时拥有“世界工厂”与“世界市场”的两个地位。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第二产业依然会容纳较多的就业人员。
七、房价
据韩国国民银行数据显示,与1990年相比,2010年韩国平均住宅价格上涨了1.5倍。其中公寓上涨得最多,为2.1倍。按地区来讲,首尔公寓从1990年的价格指数91.5攀升到了2010年的248.7,其涨幅为2.7倍。这份数据计算得有点保守,我估计,首尔部分地区的涨幅会达到四至五倍左右。在韩国,房产一直是理财的主要方式之一。虽然房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经历过下降趋势,但它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了上涨势头。可是2008年后,韩国很多地区的房价明显呈现出持平或微降的趋势,“不动产不败”的神话被打破。这是因为:第一,韩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第二,家庭资产结构的调整。韩国家庭的资产中房产所占的比例是79%,金融资产为21%,但美国房产则为33%,金融资产为67%;日本房产则为39%,金融资产为61%。眼下韩国年轻人对住房的观念与以往截然不同,在他们的心目中,房子由投资品逐渐变成了消费品。
我想,中国房价是消费者价格指数之外最受关注的问题。1998年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后,中国房价长期保持着上涨趋势。有人说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后房价涨幅甚至高达十倍,但我无法找到十年期间房价涨幅的确切数据。我估计其涨幅会达到五倍以上,部分地区甚至高达十倍左右。从中,一些已经拥有房产的人得益于房价上涨,但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这大大加剧了他们所承担的压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国抗暴地图


在较大的地图中查看全国抗暴地图 National uprising Map